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以溯源解读法解读林嗣环的《口技》

以溯源解读法解读林嗣环的《口技》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蒲松龄口技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以溯源解读法解读林嗣环的《口技》和谁有林嗣环《口技》的评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以溯源解读法解读林嗣环的《口技》
  • 谁有林嗣环《口技》的评析?
  • 林嗣环的《口技》人物分析
  • 关于林嗣环的《口技》
  • 一、以溯源解读法解读林嗣环的《口技》

    此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建设》2015年九月刊,当时题为《文言文教学探索——以<口技>为例》(现有增改),由此可见,我的溯源阅读法的教学思路那时早已形成。

    自从发布了溯源阅读法的推文之后,在家长、老师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一些学校联系让我去作现场教学演示,也有一些老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质疑:按照我这样的阅读思路,学生很容易脱离文本。对此,我重新调整了阅读思路,将按照“初步感知文本——探究创作动机——深入领悟文本”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让溯源阅读法更完整更易于操作。

    一、初步感知文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让学生初读课文,思考:

    1、除了字面障碍,你觉得自己大致读懂课文了没有?《口技》主要描写了口技艺人通过口技表演描摹哪几个场景?你对哪个场景印象最深?

    2、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在初读感知文本阶段,只停留在对课文本身内容的理解和关注,层次很浅。如果阅读只达到这一层度,即使文言文字面障碍全部扫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限得很,比较偏于狭隘和肤浅。这时候的学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课文对于他们而言,仅仅是文字表层浮现的东西。

    二、运用溯源阅读法阅读,查阅作者生平经历、写作缘由,了解作者遭际境遇,还原文本完整内容,探究作者创作动机,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想过,《口技》一文描写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如此惟妙惟肖,可是课后注释却表明,该文选自作者的《秋声诗自序》。一个完全可以独立成段,描写也非常精彩的语段,却是作者的作品《秋声诗》“序言”的一部分,大家应该有阅读某本书序言的经验,一般序言,包括作者的自序与别人替他作的序,都不会是这样的写法。大家想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运用溯源阅读法探究一下。

    1、学生对“口技”这一传统技艺有些陌生,因此要让他们读懂课文,先引导他们通过网络查阅传统文化:口技是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主要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因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之后,故俗称“隔壁戏”。这种表演技艺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简单道具,可加强真实感。好的口技作品,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口技作为一种经典传统技艺曾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表演的经典曲目之一是《百鸟朝凤》。

    2、林嗣环,号铁崖,自号彻呆子。“铁崖”,铁的崖岸,坚硬而又险峻,让人难于靠近,这也许和他的身份有关,他是按察司副使,管的是刑事诉论之类的事,需要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故他不畏强暴,愤世嫉俗,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嫉恶如仇;而“彻呆子”,就是彻彻实实的呆子,永没醒悟的人,举世浑浊,唯我独醒,说的是他的寂寞和无奈,而他自号“彻呆子”,又说明他是大彻大悟,明明白白的人,这不仅表明他的心志,更见他的性情。他出身寒微,理应为百姓做主,不能是非曲直不分,这势必会得罪权贵,但他不想与他们沆瀣一气。

    (图片来自网络)

    3、林嗣环是个奇人。第一次参加乡试,主考官认定字字珠玑之文,绝不可能出自乳臭未干的穷孩子之手,武断地判定为“抄袭”。他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百姓口碑甚佳的清官名吏。为官多正声的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措施,例如禁止雇用奴婢,禁止捉人充军,禁止一人犯罪株连全族等。他还建议军队要自己开荒种地,减少人民的负担。林嗣环提出的这些措施,深得民众的拥护,时人号称“林青天”。他为人正气,两袖清风,一生坎坷,客死异乡,但最终得到百姓的爱戴,成为千古流芳的人。

    4、这个自号“彻呆子”的人,正义凛然、嫉恶如仇的背后,肯定是坎坷、穷困、不为时局所容,林嗣环提出的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深得民众的拥护的同时,触犯了一些官员的利益,最后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最后被罢官下狱。虽然在清朝康熙年间得以平冤昭雪,出来后也让他重新入仕,但是他因为经历坎坷,后来选择了在杭州寓居。

    5、林嗣环文如其人,文章以奇崛而独树一帜。时人宣城施闰章序其《湖舫集》云:“铁崖奇人也,为文章光怪百出,宁骇俗,毋犹人,其礌砢郁积不平之气,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雳声。” 在封建官场一片污浊腐败的境况下,他洁身自爱,实在很有几分茕茕孑立的悲剧意味。他被贬官后发放回来,谣言还是不断。他最终病死在西湖寓所。他没有儿子,死后,他的尸骨几经辗转,最后由他的侄儿带回,葬在故乡安溪。课文《口技》选自林嗣环的《秋声诗自序》,作者此文就是写于那段落魄的时期。作者在自序的开始部分先写他流落杭州时处境艰难,闭门不出,因听到外面的对他诽谤的传言而作诗,并将自己的诗集自题为《秋声诗》。

    6、查阅资料,将《口技》一文前后内容补充完整,将其还原成一个整体后再阅读,以避免断章取义。

    在林嗣环的“口技”正文前后原来还各有一段文字。

    前段文字为:

    彻呆子当正秋之日,杜门简出,毡有针,壁有衷甲,苦无可排解者。然每听谣诼之来,则濡墨吮笔而为诗,诗成,以秋声名篇。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予曰:“何言之庄也?”又一客曰:“堂下呵驹声,堂后笙歌声何如?”予曰:“何言之华也?”又一客曰:“姑妇楸枰声最佳。”曰:“何言玄也?”一客独嘿嘿,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

    共举出三种声响:第一种是织布机声与儿子的读书声;第二种是呵马之声和音乐声;第三种是婆媳的下棋声。其中,第一种声响反映了书香门第的生活;第二种声响反映的是浮华的贵族生活;第三种声响反映的是婆媳和乐、高雅的生活情趣。林嗣环当时身处诽谤的社会环境,为了抵制那些恶言恶语对自己的中伤,他是特意以“美妙的声音”为话题,与前来看望刚刚发放出来的自己的朋友谈论,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暂时忘却四面楚歌的被谤局面,另一方面也自然为下面描写精彩的口技表演作铺垫。

    “口技”后面一段文字为:

    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

    意思是:像这样的人,真可说得上是善于描摹声音了。把他们的言语记录下来,就作为我的《秋声诗》的序言。

    作者整篇的自序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世上动人之声很多,而口技者最“善画声”;因此把他们的“画声”写下来,以此作为这本《秋声诗》的序言,说明作者此书也是“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描写生活)的作品。

    网络搜索的结果,很容易看到序言的下面还有“张山来”的评注:

    张山来曰: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

    原来“张山来”就是张潮——课文《口技》入选的《虞初新志》的作者,字山来,号心斋居士(课文注释未标明);并进一步得知,他“著作等身”、“时人皆知”,因《虞初新志》一书的编纂,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从张潮写下的这条评注中得知,他是因为欣赏口技这个技艺,也欣赏林嗣环的这段描写而把它编入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7、继续网络搜索《口技》相关资料,将发现一些丰富的相关阅读资源。

    (1)网上搜索《口技》,很快会发现网友对于林嗣环的《秋声诗自序》的质疑:

    文,有常道,有常法,可以奇,或者说,最好能奇,但无论如何奇,要不出常道常法之外。《秋声诗自序》则不然,奇则奇矣,可是以常道常法绳之,就大有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就为诗集作序而言,这样大写口技之妙是离了题,喧宾夺主。

    当然文章可以撇开一笔写,甚至貌似离题写。举《庄子·徐无鬼》为例,其中有一段记庄子悼念惠施的话: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是撇开一笔写,貌似离题,而实际是扣题更紧,因为这样表现志同道合,比王子猷的“人琴俱亡”(《世说新语·伤逝》)更为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秋声诗自序》则不能,撇开秋声诗而绘影绘声地写口技,究竟秋声之诗与口技之妙有什么关系呢?是秋声之诗可以与口技之妙比美吗?还是秋声之诗比口技之妙更值得欣赏呢?文章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与《庄子·徐无鬼》一段相比,庄文是貌似离而神合,林文是貌离而神更不合。

    这段质疑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作者认为,作者把《口技》和相关内容作为《秋声诗》自序比较牵强,但前面讲过,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去看,口技艺人善于描摹声音,而林嗣环觉得自己也是善于描摹声音的——以诗词来描摹秋天的声音,此所谓“秋声诗”,因此不算牵强。

    (2)有人还质疑过林嗣环的这篇《秋声诗自序》中的“口技”这一届内容“掺假”呢!

    早在1962年,散文家聂绀弩就认为林嗣环抄袭了金圣叹的文章(金批《水浒》第六十五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中专门记述了好友“斫山先生”所讲的京师口技艺人精彩表演,与林嗣环的《口技》文字很近似)。

    百度显示:另有一篇原载于《语文学习》上的为它翻案的文章《林嗣环其人及《口技》的“著作权”纠纷》,作者认为“王、金与林嗣环是同时代人”、“不能排除王斫山与林亦相识,也为林演说过‘口技’,因此两文所记述的内容相同。”教师顺便也让学生将这两篇文章从网上找出来进行比较阅读。

    但不管是否抄袭,反正后人觉得林嗣环记录的口技表演非常传神,就将它提取出来单独成文,以《口技》为标题,作为优秀文言文供人们阅读;而林嗣环的诗集《秋声诗》及其序言,反而被《口技》的光芒所掩盖了。这正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网络信息的甄别、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3)通过网络搜索,还可以查阅到有关传统技艺口技的另两篇文言文,其中一篇为《卖口技者要客肃听》,另一篇为选自《虞初续志》的《郭猫儿》。

    卖口技者要客肃听

    徐珂《清稗类钞》

    有卖口技者,佚其姓氏,衣败絮,履脱底,尝手持抚尺往来于松江。松江某绅宴会无所乐,客请以口技进,绅欣然,则默默无对,木立于旁。绅仰首笑曰:“客能乎?”曰:“能也。”曰:“客何能?”曰:“无不能也。”绅一笑置之,命尽奏其所能。卖技者乃揖众客曰:“吾技虽贱,然不凝神肃听,则请毋奏之为愈也。”一座诺之。卖技者趋入帏,抚尺一下,阖室寂然。忽闻巨狮出谷声,哀啼病呼声,村下群犬惊惶声,狮默然喘息声,犬奔走乱吠声,狮惊吼声,逃循声,犬奋追声,村人旁观鸣掌呼笑声。至此又抚一尺,则诸声寂然,卖技者启帏出矣。

    ——选自 《清稗类钞》

    郭猫儿

    郑澍若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直挟猫儿同至寓。比唤酒酣,郭起请奏藻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然一声,四座俱寂。

    ——选自《虞初续志》

    (4)沪教版语文书上与林嗣环的《口技》放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一篇蒲松龄的《口技》。通过溯源可知,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创作,成因于他其实是想要完成《秋声诗》一书,在这本书的自序里,他以“口技”相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写作缘由;而蒲松龄的《口技》一文,与聊斋志异其他短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以飨读者,作者通过写文中女子为了赚钱以口技骗人,嘲讽了世间为求利益不择手段的人,鞭挞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但是,在后面加上一段对口技少年的描写,表达了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佩服。蒲松龄《口技》一文的主旨意图,与《聊斋志异》一书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礼教束缚的整体思想基本一致。

    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篇文言文的异同,从而得出结论:

    (1)蒲松龄的《口技》结尾的写法类似于相声的“抖包袱”,又类似于欧亨利的小说: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于情理之中;林嗣环的《口技》结尾重申道具的精简,收尾简洁,干脆利落,仿佛《安塞腰鼓》中的鼓点戛然而止;而《卖口技者要客肃听》只点明口技结束,用语更简。

    (2)蒲松龄的《口技》是听者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误将口技表演当作真的求仙问药来倾听;《卖口技者要客肃听》要求听者肃静,是人为地创造了肃静的环境;而林嗣环的《口技》和郑澍若的《郭猫儿》由于其口技的技艺形象生动又富于变化而使听者自然肃静。

    (3)就描写手法来看,几篇各有侧重。林嗣环的《口技》和郑澍若的《郭猫儿》描摹声响的瞬间变化、跌宕起伏、千万种声音的混杂,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而蒲松龄的《口技》通过对话将不同身份、语调、性格特征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卖口技者要客肃听》也是真实表现各种声响俱发,但内容上较为单薄,然而优点是要言不烦地刻画出口技者自负、好强的性格特征。

    (4)林嗣环的《口技》表现的是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的场景;而郑澍若的《郭猫儿》表现的是一对父子晨起喂猪、杀猪、卖肉的过程。几篇有关口技的文言文都注重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来反映口技技艺的高超,都强调了道具的简单。《郭猫儿》以正面描写为主。

    网上还可以搜索到一段精彩的“《口技》场景还原视频”。此视频的制作者以动画的形式模拟了课文口技所表演的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由醒再入睡的情景和一场火灾的场面,扣人心弦的原声朗读和逼真生动的画面再现相得益彰,下载后欣赏,对于林嗣环《口技》中关于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描摹可以体会得更加真切。

    溯源阅读的过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表面看来,此过程几乎都没有涉及阅读课文本身,但实质处处围绕课文展开。学生通过深入探究,阅读了大量课文相关内容,不仅拓展了他们的阅读面,而且让他们对于作品形成始末、收入集子的来龙去脉有了真正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完全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课文的情感也随之加深。

    (图片来自网络)

    三、深入领悟文本,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与主旨,此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教师提问:大家通过溯源阅读,明确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了解了文本的来龙去脉,那么我们重新思考:

    1、你对文中描写的哪个场景印象最深,为什么?作者创作这段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2、既然林嗣环创作这段内容作为《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张潮又将之收入自己编撰的集子《虞初新志》,两者选取此内容的出发点是否相同?

    (学生结合溯源阅读的内容,应该会深刻感知到,林嗣环将之收入《秋声诗自序》,是暗示自己的《秋声诗》也是“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摹生活、描摹秋声的意思;张潮的《虞初新志》,这部集子的标题“虞初”旧释人名﹐他是汉武帝时一个方士,后人将他当成“小说家”的始祖,虞初同时也成为了“小说”的代名词,而各种“虞初志”都是短篇小说选集,张潮的《虞初新志》所收故事的题材很广泛,其中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笔调,一般都带有一些奇异的情节或不寻常的事件和人物,内容引人入胜。《口技》被编入其中,一定是取其“奇人奇事”这一点。)

    通过溯源阅读,学生对作者和文本有了清晰的认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学生的阅读境界得到提升,课文和作者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平面的、呆板的,而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动的。

    溯源阅读法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工具,利用倒推的阅读思路,将课文相关课文内容还原成一个整体,根据丰富的资料信息,在真实了解作者创作动机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真正理解作者、读懂课文,对课文有个透彻的、深入的领悟。现代发达的网络资源开放,给这样的阅读方式带来了可能。

    一、谁有林嗣环《口技》的评析?

    口技是一种传统技艺。这种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口技的绝妙就在于能借一口摹拟出各种不同的声响,给听者如临
    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读清代人林嗣环的《口技》,读者对口技者的技艺无不‘以为妙绝”。
    其“妙绝”就在于口技者仅以“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
    这些简单的道具摹拟出惟妙惟肖的各种声响。而仅靠这三百来字就把口技之‘妙绝’表露得淋漓尽至,这不能不问读者赞叹为文者的匠心!
    一、一文兼二体(记叙文、说明文)。
    《口技》从文体角度研读可以作为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这“一文兼二体”之作是不多见的。
    l、从场景描写方面研读,领略记叙文写作的匠心。
    如描写深夜“火起”救火的场景。
    (1)、由静(或者微弱)到喧闹,由单一响声到纷响。
    “鼠作作索索”,妇“梦中咳嗽”,写声音微弱、单一;“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写声音由微弱到喧闹,由单一到纷繁。
    (2)、由喧闹到沸腾,由纷繁到应有尽有。
    呼声、哭声、犬吠声、火爆声。风声、抢夺声、泼水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夹百千求救声” ……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都具有了。至此,口技发展到了高潮。
    2、从“掌写口技特色”来品味,《口技》是说明文中上乘之作。
    (1)、首尾一再说明设施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表明作者依靠的是“善”口技,而绝不是借助于多少外物,更没有作假之疑。
    (2)、摹写口技特色,顺序有条不紊。
    “声响”的说明顺序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声音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复杂;再由静到动,由动到闹;又由闹转静,由静转大闹。
    二、侧面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正面描写。
    口技“妙绝”除了依于文笔描写精彩,说明精当外,还赖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艺术,尤其是侧面描写的运用,有力地烘托了正面描写。
    文章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次,两者相辅相承,结合很密切。文首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口技”就是正面描写的开始。跟着是侧面描写句:“満坐寂然,无敢哗者”。一个“満”字,一个“无”字,点明了人人如此。这里写的是口技即将开演时的气氛,实际上是在暗示,同时有力地烘托了表演者的口技之售”。
    第四节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儿欲先走”句,写宾客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无不形容尽致,犹如身临火灾现场。这更是成功的侧面描写,极其显赫地突出了口技之“善”之“妙”。
    三、议论精当,“妙绝”便绝。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这是议论句,精当地用在口技表演到了高潮之时。它是宾客心理活动的表白,也是给口技‘妙绝”的鉴定。同时,也在唤起人们的思考,口技人竟然凭借一张口,一个舌头,“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就摹拟出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的复杂的声响。
    议论使文章更丰富了,自然把“妙绝”的口技推向了“绝顶”。

    二、林嗣环的《口技》人物分析

    口技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课 文 评 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会:适逢,正赶上〕宾客大宴,于厅事〔厅事:大厅,客厅〕之东北角,施〔施:设置,安放〕八尺屏障〔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而已。众宾团坐〔团坐:围绕而坐〕。少顷〔少顷:一会儿〕,但闻〔闻:听见〕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同“座”。〕 ,无敢哗者。

    这一段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渲染和铺垫。

    一个“善”字统领全篇。四个“一”字,列数道具,以道具的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写“抚尺一下”所形成的肃静而紧张的气氛。一个“满”字,一个“无”字,点明人人如此。八个字既衬托了表演者的口技之“善”,表现宾客对这位名噪京城者的向往之情,表明他那令人叹服的艺术魅力,又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创造了静谧的氛围,是下文写精彩表演的烘托和伏笔。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其夫呓〔呓(yì)语:说梦话〕语。既而〔既而:不久〕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抚:抚摸,安慰〕儿乳〔乳:喂奶〕,儿含乳啼,妇拍而呜〔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之。又一大儿醒,絮絮〔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一时:同一时候〕齐发,众妙毕备〔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毕,全、都。〕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微笑,默叹〔默叹:默默地赞叹〕,以为妙绝。

    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一个高潮。

    点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之后。“犬吠”,既是一家人由睡而醒的缘由,又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以致一切都听得十分清楚,连“欠伸”“呓语”之声都能听见。

    一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唯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未几〔未几:不多久〕,夫齁〔齁(hōu):打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倾侧〔倾侧:翻倒倾斜〕,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稍稍正坐。

    写口技表演者摹仿四口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这一段既是四口人被吵醒而喧闹的余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两个“渐”字,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一个“止”字,说明妇人和小儿也由醒到睡。一个“微”字,突出深夜寂静的氛围,给人一种轻且慢的声感。以上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

    二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俄而:一会儿〕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间(jiàn):夹杂〕力拉崩倒〔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凡所应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无所不有。虽〔虽: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摹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名:说出〕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奋袖出臂:扬起袖子,露出手臂。奋,扬起、举起。〕,两股〔股:大腿〕战战〔战战:哆嗦的样子〕,几〔几(jī):几乎,差点儿〕欲先走。

    写口技表演者摹仿一场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二个高潮,也是全文的高潮。

    以上三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把表演的技艺和表演的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三个“大呼”、五个“百千”,表现由屋内起火到火势向外蔓延,再到救火的过程;“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失火的声音之复杂、逼真。以上写声音突然大起,并且越来越大,越来越杂乱,表现火势的猛烈蔓延,救火人的紧张慌乱,再现了火场的紧急气氛。说明口技表演以假乱真,犹如失火现场一样。

    三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对宾客的神态、动作形容尽致。“先走”两字,写出宾客以假为真,惊慌欲逃的神态。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这一段与首段呼应。

    “一人……”以重复开头作为文章结尾,照应首段,再次突出道具的简单,以反衬口技表演的繁杂、热闹,表明口技艺人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若改为“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同样是首尾照应,但它只表明演出的结束,起不到余音绕梁的作用。

    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它既可以作为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的情况。“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绍口技表演者。“宾客大宴”,说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由来:既是“大宴”,必有此盛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出表演地点,说明它是一个临时舞台,地方不大。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演;又将道具一一列出,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静而紧张的气氛。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张本,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场表演主要有两个场景:一是一个四口之家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二段),摹拟一家人深夜里被惊醒的情形。表演从“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这声音能不受干扰地从远方传来,使人产生夜深人寂的感觉。这样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由远而近地移向犬吠的地方,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接着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象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摹拟妇人的“惊觉欠伸”,妇人听到犬吠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摹拟丈夫的“呓语”,画面逐渐清晰。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不止”。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了深夜的静谧。这样的生活情景在当时一般家庭中是寻常可见的,从中可看出口技表演者设计的精心。

    第二层(第三段),写这家人再次入睡。先摹拟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在缓慢推移的感觉。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和“盆器倾侧”的声音,表示夜已更深,一家人已睡熟,又以妇人朦胧中对老鼠示警的咳嗽声做反衬,加重静谧的气氛。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转入基本静止状态,为下面即将摹拟的一场大火灾做铺垫。

    第三层(第四段)摹拟一场突然而至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面。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摹拟这个四口之家遭到意外变故时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气氛急遽变化。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惊恐万状的心理,又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使表演达到高潮。至此,听众已感到置身于“火海”之中,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出众表演的确是用“口”演出来的。文章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正面描写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是本文另一特点。文中抓住了口技表演中的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绘听众的神态、动作,表现听众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交代口技表演场面,写出道具极其简单,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只是从一张嘴里发出,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之“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只做正面描写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文字简练贴切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全文所记之事奇妙纷杂,却只用了三百多字。其中对口技表演的描摹尤为精妙,写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大动,写声响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由少到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不仅层次井然、严谨有序,而且错综复杂,高潮迭起,变化多姿,把口技表演之“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用“欠伸”“呓语”写声音之近;用“大啼”“大呼”写声音之大,用“渐拍渐止”“微闻”写声音之小;用“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写声音之多,用“但闻”写声音之少;同时发出的各种声音,是在罗列各种声响之后,用“齐发”“毕备”“齐作”等词语加以概括,还用“中间”“又夹”等词语来说明多种声响同时发生的情况。为了说明声音发生的先后,使用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既准确又变化多端。例如,“少顷”用于听众入座到开演之间,除表示时间不长外,还有等了一会儿的意思。“既而”表示承接上一声响之后的短暂时间。“当是时”表示正在那个时间。“一时”表示同一时间。“忽”和“忽然”都表示意外情况突然发生的时间,而“忽”又显得更突然些。用词的变化多样,说明作者善于根据所反映的事物的特点和文章的需要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内容。

    ●关 于 练 习

    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设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主体部分,体会文中声响描写的精妙,对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获得丰富的感性印象。我们让学生根据提示填写描摹声响的语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口技艺人的艺术构思,从而真正进入口技艺人所设计的“规定情景”之中,所以填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各种声音所表现的情景,并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这道题和熟悉首尾两段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夫声起……妇梦中咳嗽。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

    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无所不有。

    二、体会课文的写作技巧,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说说这些描述起什么作用。

    2.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艺人的演技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侧面描写手法的作用。指导学生答题时不要孤立地讲侧面描写。例如写表演,除了要写到表演者和表演内容,往往还会自然地写到欣赏表演的人的反应,而后者就是在运用侧面描写。又如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除了使结构保持完整而外,也具有侧面烘托、强调意图的作用。侧面描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应有所了解,但关键在于自觉、恰当地运用。

    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样写,从侧面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技艺的高超。

    开头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极言道具之简,意在为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做烘托、对比。结尾重现道具,则在证实、强调刚才的一切声响都是从一张嘴中发出的,从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较多,到一定阶段需要加以整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的用法,获得牢固的记忆。这道题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整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整理方式。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这些句子中的划线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今意义不同的,如“会”(正好赶上、恰巧、正好)、“但”(只)、“闻”(听见)、“少”(稍微)、“虽”(即使)、“走”(跑);二是古今用法不同的,如“宴”(举行宴会)、“乳”(喂奶)、“名”(说出)在课文中都用作动词,现在都用作名词。对这些容易理解错的词,应提醒学生注意。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巧。 宴:举行宴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仅。 闻:听见。

    3.妇抚儿乳

    乳:喂奶。

    4.宾客意少舒

    稍:稍微。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6.几欲先走

    走:跑。

    五、△本文和我们学过的《绝唱》都有精彩的音响描写,揣摩两文中的有关语句,试写一段描摹音响的文字。

    ●教 学 建 议

    一、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的表现手法。

    二、背诵课文,要理清文章脉络,注意首段与末段相照应的结构特点,以及中间三段记述的内容、顺序和层次。要抓住难点,着重背诵中间三段,注意:1.其中有两条叙事线索——艺人所摹拟的各种声响和听众的反应;2.“少顷”“既而”“当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于是”“忽然”等词语,具有承接作用,可作为背诵的词语线索。可让学生先复述课文,然后背诵下来。

    三、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想象,关键是抓住口技艺人的艺术构思,提出若干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口技艺人用“犬吠声”开场?“深巷”中的“犬吠声”有什么特点?“遥闻”表现了怎样的听觉效果?它与下句“妇人惊觉欠伸”有什么关系?这样提问的目的是把学生引入口技表演的“规定情景”中来,使之对文章的内容和情味有深切的体会。

    ●有 关 资 料

    一、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把身子稍稍坐正了一些。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着:“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二、作者简介

    林嗣环,生卒年月不详,约清世祖顺治末前后在世,福建晋江人,号铁崖。顺治进士。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

    三、关于本文的场面描写

    《口技》一文,在场面描写上,尤其对热闹场面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细腻,颇具特色。

    首先,大凡要写好一个场面,尤其是热闹场面,先要有一个全面的鸟瞰图。

    《口技》一文的第一部分(第一段)是写表演前的准备和全场的情况的。而在这段文字的开头,就有一幅“鸟瞰图”似的场面描写。文章开头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落笔扣题,总写一笔,点出了地点(“京中”)和人物(“善口技者”)。接着就点明表演的场合“会宾客大宴”。作者在此着墨寥寥,未加铺陈,但是,却从总体着眼,概括地写出了全场总的气氛和景象。作者将一幅热闹的生活画面鲜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除了全面的鸟瞰图似的描写外,作者又摄取了有典型性的特写近镜头。

    如在“会宾客大宴”描写之后,紧接着就写了“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无敢哗者”这一场面。作者至此使用了工笔的画法,把那种在场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合(“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人物(“口技人坐屏障中”及“众宾团坐”)、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表演效果(“少顷……无敢哗者”),都作了细腻的、真实生动的刻画和描绘。

    总之,用全场鸟瞰笔法,写出了总的气氛;而近镜头的特写,则将人物、道具、口技效果具体真实地显现出来。而在场面描写中鸟瞰和特写是经常结合在一起而又是交叉使用的。它不可舍此而就彼,亦不可舍彼而就此。

    再有,《口技》一文对场面的描写,尤其是对热闹场面的描写,除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外,还写得错综复杂,变化多姿。

    如在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中,是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反应的。这段文字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如:

    表演的顺序:首写表演前的情况;次写表演者的表演;末写表演的结束,再现表演者和道具。

    表演的过程: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束。

    场景的交代:①设置屏障的场地;②在表演进行中有:一家四口人在室内活动的场面,在救火时喧闹纷乱的场面;③表演完毕后场景的再现。

    对口技本身的描绘:如以声响而言,它是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物及人,由小及大,由少及多,由微弱而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由一家而涉及乡邻。各声并出,纷至沓来,直至万籁俱发,莫名其端时,真使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写听众的反应:开始“抚尺一下”之后是静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在表演进行中,写一家四口人的活动时,始则写其“满坐宾客无不伸颈,……”,继则写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在救火的场面中,则写其“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最后表演完毕,“撤屏视之”,仍是简单的道具。

    宾客惊叹的神态,可想而知。

    作者的赞语:由“众妙毕备”“以为妙绝”,到“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在写出其精妙的表演和观众的反应之后,又加上作者的赞语,更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以上所有这些,无不写得有头有尾,眉目清晰,层次井然,严谨有序。同时在这中间,作者又根据表现口技表演的需要,从听众的角度,按照表演的先后顺序,把其他各个方面穿插其间,交替照应,糅合熔铸,连缀编织,把一个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场面又描绘得错综复杂、变化多姿。如在第二部分中:

    第二段写一家四口人的声音,“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形成文章第一次高潮时,作者却把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听众,引出“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八字,把全神贯注、赞赏陶醉的听众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三段写一家人复睡入梦,恢复安静的情景时,有鼠声、盆器翻倾的响声和梦中的咳嗽声,却以动见静,衬托出静夜的特征。这是前面高潮的余波,一起一落,又增波澜。

    第四段写一个紧张救火的场面时,文章起得突然,犹如平地风波,打破了宁静状态,由卧室引向火场,将两个场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文章的高潮。把一个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千言万语、千呼万唤、千钧一发、千难万险、千差万别、千真万确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热闹极了!

    如此行文的错综复杂,跌宕不已,就使得文章波澜迭起,摇曳多姿。

    还有,它既要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又要反映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前者如描写了以一家四口人在卧室内的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后者又反映了在救火场面中的斗争生活,从而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并刻画了众多人物的音容情态。

    至于文章的结尾,则与开头相呼应,起落分明。表演结束,场景再现,文亦戛然而止,煞得干脆有力。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这种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为之喝彩叫绝!

    总之,场面的描写是要有所选择的,是应有其明确目的的。而在文艺作品中,场面的描写是用来显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思想的。《口技》一文中的场面描写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李志勇,《〈口技〉的场面描写》,《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关于本文的结构和语言

    《口技》是一篇好课文,因为一则浅易,二则有故事性……文章在写法方面也有不少优点,……以下分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对于优点的看法。

    一是结构方面,想分作四项说。(1)记事有条理。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顺着众宾的所闻写来,使读者能有亲历的感觉。记叙文以时间先后为序,不是什么特点,但对初学来说却值得重视,因为,如果处理得好,比如说,妥善安排,繁简得当,就容易条理清楚,有水到渠成之妙。(2)行文有波澜。记事,以时间先后为序,也不能像钟摆那样,均匀而无变化。无变化,就会死气沉沉,引人入睡。解救之一法是内容有轻重,有缓急,也就是有波澜。以音乐比方,《口技》所记之事,是旋律一步比一步紧,声音一步比一步高,火起之后,记事的波澜到了最高峰,真是千态万状,尽来眼底,大有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势。“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以下是波澜渐低的写法,却也有作用,比喻的说法是用绿叶来衬托红花,为的是使花显得更红艳。(3)还有所谓擒纵之法,或说是勒放之法。……《口技》多多少少也用了这种笔法。第三段夫妇入睡,微闻鼠声,几乎归于静寂,“宾客意少舒”,真是懒洋洋,有些不耐烦了,

    三、关于林嗣环的《口技》

    [编辑本段]口技介绍
    一、词语释义 :口技是杂技节目的一种。 且其中还有复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称作“相声”,是取仿声的意思,并不是现代以逗乐为目的的曲艺相声。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
    口技的运用,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代。
    据历史记载,齐国孟尝君田文因才能享誉六国,遭嫉妒,秦昭襄王准备杀害他。他使门客学狗
    叫,盗得狐面裘,贿赂宠妃,取得“通行证”;又使门客学鸡叫,使守关官吏打开城门,因而
    逃脱。
    口技作为表演艺术不晚于宋代。宋人《杂记》中说在京城的游艺场里,有“学乡谈”和“百鸟
    鸣”,可能都是口技。宋元戏剧中的“犬吠”、“鸡叫”之类的舞台效果,大都是口技者在后
    台完成的。
    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
    百戏”之一,即“口戏”,俗称“隔壁戏”。它表演“军旅狩猎”、“群猪争食”,无不惟妙
    惟肖。
    古代称口技为“相声”,取仿声之意,是一种仿声艺术,至今仍流行。
    但“口戏”已经消亡。一是因为“口戏”需表演者有高超技艺,二是“口戏”的许多条件和作
    用,已为现代技术设备所代替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障,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障内,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屏障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jī) 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撤掉屏障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林嗣环,号起八,字起八,号铁崖,明末清初人,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原籍福建省晋江县)。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林嗣环的故事
    “站起来!”随着塾师不怒自威的喊声,从窗外慢慢探出一个六岁光景孩子的脑袋。他身上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手中拿着放牛的鞭子。
    塾师和学子们纷纷走出私塾。“你叫什么名字?”塾师俯下身子关切地问。“我叫林嗣环,家住赤岭后畲。”孩子用鞭子指了指不远处的村落,又不问自答地作介绍:“父林之粟,兄嗣祯。我很喜欢听先生讲课,已来偷听半年有余了!”“那你就来读书吧!”“我家穷,供不起我读书!”塾师颔首捋须良久,忽灵机一动:“嗣环,请你进学堂坐一会儿好吗?”
    塾师安排嗣环和众学子坐好,摊开纸笔,宣布考试开始。结果让塾师始料莫及、心花怒放,林嗣环这个从未上过学堂的放牛娃,妙语连珠、辞清意畅的作文,令那班乡绅富贾的纨绔子弟,瞠目结舌,难望项背。
    塾师磨破嘴皮磨穿鞋底,用免收束修、资助笔墨、接济家用等条件,博得林之粟的首肯,让嗣环进私塾跟班旁读。
    嗣环边帮父亲劳作,边努力攻读。公元1615年,嗣环7岁那年,大学士黄景坊不信他能“励志自研”、“日记万言”,特地对他进行面试,也被他的聪慧天资所折服,便破例收他为“伴读”。嗣环自此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学业更是突飞猛进。
    第一次参加乡试,主考官认定字字珠玑之文,绝不可能出自乳臭未干的穷孩子之手,武断地判定为“抄袭”。
    落榜蒙冤的嗣环受尽白眼。有天早上,他像往常那样到黄井打水,可邻居们已暗相串通,故意于前夜将水桶全收进屋内。打不到水的嗣环默立井旁,对天发誓:“士可辱,志不可夺!我定愈加发奋……”忽然,井底訇然有声,井水漫上井盘。至今,嗣环故居门前这眼黄井的水位,仍远高于旁侧的池塘水面,成为福建安溪县赤岭后畲一大景观。
    子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嗣环落第不落志,“黄井祝天”后的日子,更付诸“虎崆耕读”。公元1642年,34岁的林嗣环中举人。继之又蟾宫折桂,顺利通过会试,高中进士。嗣环的轶事,在其故乡代代相传。□林炼金
    林嗣环不仅是一位博学善文的著名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百姓口碑甚佳的清官名吏。在封建官场一片污浊腐败的境况下,他洁身自爱,实在很有几分茕茕孑立的悲剧意味。当时藩王府曾派两个人到林嗣环处言事,那两人骑马直上公堂。林嗣环把他们拉下马,各打三十大板。藩王大怒,亏得当地抚军劝解,林嗣环才幸免遭难。林嗣环“善为文”,却“不善为官”。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顺治十三年,他为减轻民众役赋而写《屯田疏》,被蓄意谋反的耿尚二藩诬告落职。但正是他的“不善为官”,不肯同流合污,使他赢得百姓爱戴,丹青留名。假如林嗣环当年平步青云,在官场上左右逢源,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不过是让官场多了一个庸庸碌碌的封建官僚罢了,林嗣环就不是著名文学家林嗣环了。
    他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攻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登进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备兵海南时,恩威兼济,兵民爱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锢婢,禁投充,禁株连,禁民借营债,粤人啧啧颂之”。为减轻民众役赋,抵制奢侈无度、滥设工役、私创苛税的耿仲明、尚可喜,而上《屯田疏》。顺治十三年,被二藩诬告落职。被捕之时,民众悲声载道。顺治十七年(1660年),嗣环下刑部狱西曹就计无果。“帝念三任勤劳。暂放杭州治下。待康熙初政(1662),复审平冤获释,诏升广西左参政”。嗣环经历磨难,无意仕途,遂客寓杭州,放舟西湖,寄情山水,唱和名流。后因贫以死,妻子晨夕不继,柩暴未葬。幸其同年唐梦赍葬于昭庆寺西沙泉石,并搜其著作四册存之。“历四十年,族侄标光始访得之,改葬于御屏山麓”(今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玉斗牛眠山)。原碑完好,文曰:“先达进士兵学道铁崖林公、淑人王氏、男文学华亭墓。乾隆丁丑九月合族崇祀。”族人对嗣环尊崇备至,每每携幼恭诚拜谒,以期子侄学而有成。在嗣环故乡,还流动着“黄井祝天”、“虎崆耕读”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林嗣环不仅是一位博学强记、擅长诗文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刚正不阿、勤政爱民的清官。据说,有一次,藩王府曾派手下的两个人到林嗣环处“公干”,那两人趾高气扬,骑马直上公堂。林嗣环把他们拉下马,各打三十大板。藩王大怒,亏得当地抚军劝解,林嗣环才幸免遭难。林嗣环“善为文”,却“不善为官”。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顺治十三年(1656年),他为减轻民众役赋而写《屯田疏》,被蓄意谋反的耿尚二藩诬告落职。正是他的“不善为官”,不肯与那些封建官僚同流合污,使得他赢得百姓爱戴,名垂青史。
    林嗣环走马上任之际,正处于清朝初期,国家已经统一,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因此,有不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来进行贸易。可是,有些地方官员却为了个人利益胡作非为,有个外国商人运货到朱崖这个地方,当地军官因贪图船上的货物,要杀人劫货。林嗣环知道后,坚决予以制止,他说:“我虽然是一个书生,但至少也是朝廷派来的,我有权管这件事,你们为了个人利益而杀人,会引起国家和外国的不和,我就是死了也不让你们这么干!”当地军官没有办法,只好放外国商人回国。
    当时,“三藩”中的两股地方势力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都在广东,他们放纵部下,欺压老百姓,林嗣环最看不惯这种事。一次他把欺压百姓的士兵抓来鞭打,放走了无辜的老百姓,巡抚李端吾带兵冲进官署,要抓林嗣环。林嗣环把脖子一伸,说:“要杀就杀吧!不必多言了!我如果怕死,就不会鞭打犯罪的士兵了!”李端吾自知理亏,只好悻悻地走了。
    林嗣环为官时,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措施,例如禁止雇用奴婢,禁止捉人冲军,禁止一人犯罪株连全族等。他还建议军队要自己开荒种地,减少人民的负担。林嗣环提出的这些措施,深得民众的拥护,也触犯了一些官员,他们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戴在林嗣环的头上,林嗣环被捉到朝廷问罪。在上司面前,林嗣环愤怒地控诉了耿尚两个地方势力的罪行。于是,耿精忠被调到福建,而林嗣环也被革职为民,充军边疆,后遇大赦放归。
    从此,林嗣环流落在杭州湖畔。他整天仰天长歌,痛抒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当时一些出名的文人如钱牧斋、吴梅村、朱竹宅等,非常敬重林嗣环的为人,慕名和他结交。由于心情忧郁,饥寒交迫,林嗣环病死在西湖边。他没有儿子,死后,他的尸骨几经辗转,最后由他的侄儿带回,葬在故乡安溪。
    林嗣环不仅是一个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官员,还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如《湖舫集》、《过霞诗》、《海鱼篇》、《岭南纪略》等。他的文章光怪陆离,不同凡响,礌砢郁积不平之气,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雳声。他和民众打成一片,因此文章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逼真感人。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口技》,确切而真实地记叙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语言朴素,描写生动,构思巧妙,充满了艺术情趣。
    说起传统名篇《口技》,一般初中生人人皆知。因为,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语文教科书篇目不断增删,但这篇300余字堪称中国古代散文上乘佳作、声情绝妙的短文却从未被删减过。《口技》的作者就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林嗣环。
    岁月的流逝淹没了多少红尘俗世,300多年来,林嗣环这位清代著名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依然令人们念念不忘。林嗣环的“善”与“不善”,对后人不正是一种启迪吗?
    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口技》,确切而真实地记叙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语言朴素,描写生动,构思巧妙,充满了艺术情趣。
    [编辑本段]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表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演。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第一层(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口技表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第三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先写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缓慢推移而声音渐弱的感觉。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盆器倾侧”的声音,妇人蒙中的咳嗽声,表示夜静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
    第三层(第四段),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写这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气氛骤然变化。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的惊恐万状,再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至此,口技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关于蒲松龄口技的问题,通过《林嗣环的《口技》人物分析》、《关于林嗣环的《口技》》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蒲松龄口技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蒲松龄口技(3)

    相关阅读

    • 以溯源解读法解读林嗣环的《口技》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蒲松龄口技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以溯源解读法解读林嗣环的《口技》和谁有林嗣环《口技》的评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