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想要春蚕优质高产,4项高效技术措施需了解,加强簇中管理是关键

想要春蚕优质高产,4项高效技术措施需了解,加强簇中管理是关键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养蚕知识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想要春蚕优质高产,4项高效技术措施需了解,加强簇中管理是关键和春蚕养殖方法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想要春蚕优质高产,4项高效技术措施需了解,加强簇中管理是关键
  • 春蚕养殖方法
  • 养蚕密决
  • 蚕的养殖技术
  • 一、想要春蚕优质高产,4项高效技术措施需了解,加强簇中管理是关键

    在古代人们穿的衣服一般都是绫罗绸缎或者说丝绸,而蚕也是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之一,蚕是鳞翅目的昆虫,尤其是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原产地属于中国。所以有些养殖户也喜欢养蚕,养殖成功的话,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尤其是在春季养蚕春蚕期,气候条件好,养好春蚕对其提高蚕茧的产量,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并且还能增加养蚕收入,效果非常的明显。那么如果想要春蚕优质高产,以下4项高效的技术措施得知道,尤其是加强簇中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养蚕的养殖户来说,在辛苦付出之后,最想要的就是高回报率,所以在饲养蚕的管理上,养蚕户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补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是保证春蚕高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是加强簇中管理,也是促使春蚕优质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一:做好补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是春蚕高产的前提。

    那么什么是补催青,如何做好补催青工作?在养殖春蚕的时候,养殖户可以将蚕种领到蚕室后,首先应该将其放在微光之下,均匀的把蚕种分摊在有防干纸上面,比方说养蚕户可以使用一些白纸,红色纸或者说使用聚乙烯薄膜,将其均匀的放在产蚕匾之中。

    1、蚕种分摊均匀:尤其蚕农要需要注意做到最基本的一点,要分摊均匀,薄而整齐。粒粒摊平,摊种面积约大概为35cmX30cm。然后在蚕种上覆盖1只比蚕卵面积略大的压卵网 ,以防蚕种滚动 。再用1只空匾覆盖在摊有蚕种的蚕匾上,同时遮住门窗光线 ,保持室内黑暗 ,抑制部分发育快的蚕种 ,促进蚕种孵化齐一 。摊种后 ,蚕室内的温湿度应从进室时的21摄氏度,干湿差2摄氏度。逐渐升高并保持24·5摄氏度,干湿差1.0-1.5qC,第2天下午升高到26摄氏度,直至第3天早晨收蚁 。

    2、补湿:如领来的蚕种已有较多苗蚁 ,当天晚上就升温到26℃ ,干湿差1.0-1.5摄氏度保护 ,第2天早上就可收蚁。补催青温湿度力求平稳 ,不可变动过大 ,尤其要注意补湿。在湿度不够时 ,可在蚕匾四周挂湿布的方法进行补湿 ,但不能将湿布直接盖在蚕种上 ,同时也不能弄湿摊卵蚕匾和蚕座纸。

    第二:养好小蚕是春茧高的基础

    1、 适宜温湿度保护

    小蚕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 强 ,在适温 范围 内偏 高温度 保护发育齐一 ,体质强健。适宜温度1龄为 27-28℃,干湿差0.5℃ :收蚁当天 24h内应偏高温度以 28℃ ,干湿差 0.5℃保护为好 ;2龄为26-27℃ ,干湿差 0.5℃ ;3龄为25-26℃,干湿差 0.5-1.0℃,各龄眠中降低l℃保护。

    2 、精选良桑

    必须重视采摘适熟叶,以满足小蚕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适熟叶的标准以叶色为主 ,叶位 、柔软度 和含水率为辅 ,收蚁当天用叶 的叶色应黄中带绿 ,叶面略皱 ,一 般在新梢第2叶 (最 大 叶上 1叶 );1龄用桑的叶色为绿中带 黄 ,叶面平整 ,一般采新梢的第3叶或第4叶 (最 大 叶 );2龄用桑的叶色为正绿色 ,一般采新梢的第 4-5叶 ;3龄用桑的叶色为浓绿色 ,可采3眼叶或新梢中部叶片 。

    3 、加强眠期处理

    及时加眠网:在蚕将眠前适时加网除沙,为蚕儿就眠创造一个干燥 、清洁无病的环境 。根据蚕的眠性 特点 ,1-2龄眠性快 ,加网宁早勿迟 ,1龄一般可以不除沙 ,但如碰 到蚕座湿度大 ,沙厚 、发 霉 ,须加网除沙 ,可掌握在盛食期后 ,蚕儿出现“头顶沙”(蚕体上粘 有蚕粪)时 ,为加网适时期 ;2龄加眠网.应见到蚕皮肤紧张发亮 、蚕体炒米色 、并有蚕驼蚕的现 象为加 网适时期 ;3龄眠性较慢 ,可见个别眠蚕时加网 。

    饱食就眠:蚕儿将眠前 ,食欲减退,用叶要适熟新鲜 ,注意薄饲,切叶大小逐渐改小,使蚕饱食就眠 。在未提出迟眠 蚕前不止桑 。以免造成发育迟的蚕饿眠 。

    及时提青 :蚕儿在适温下饲育 ,见眠蚕后10h左右 ,大多数蚕已就眠 ,此时应及时加提青网将迟眠蚕提出另行饲养 .并在提出的迟眠蚕中淘汰病蚕 、弱小蚕 ,使大批蚕发育齐一 ,防止病蚕污染蚕座而使大批蚕感染发病。

    三:养好大蚕是春茧高产的保证

    1 、通风换 气

    大蚕食桑量 大 、排泄量也大 ,容易导致蚕室内湿度高 。而大蚕对高温多湿抵抗率弱,在饲养管理中应加强通风换气 。开门窗养蚕,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多湿闷热的环境 ,通风排湿才能养好大蚕 。

    2 、食桑饱食

    大蚕期,用桑量占全龄用桑的90%以上 。其中5龄用桑量占全龄的85%。因此 ,要特别重视大蚕的良桑饱食 ,特别是5龄中后期 ,更要防止食桑不足而影响蚕茧产量。5龄第1-3天为少食期 .用桑量占 5龄期的 20%,可适当控制用桑 。以免造成桑叶浪费,第 4-6天为盛食期。用桑量占5龄期的45%,要使蚕儿充分饱食 ;第 7-9天为5龄 后期,用桑量为35%,饲养中随着蚕的老 熟 ,用桑量要逐日减少。

    3 、防止蚕病

    经过小蚕期饲养 ,往往有少量病蚕 ,如没有及时清除 ,造成混育感染,使病原不断扩散蔓延。随着蚕儿食桑量增大 ,食下病原的机会增多,由于病原的积累,大蚕期如遇不良气候环境 ,或技术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蚕病 。所以,要加强蚕体 、蚕座的消毒 ,防止蚕病暴发。如发生蚕病 ,在每次给桑前捉去病蚕 ,每天用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捉出的病蚕应集中深埋 ,以免造成蚕座污染。

    四: 适熟上簇 ,加强簇中管理是春茧优质高效的关键。

    1、上簇处理是否得当 、簇具是否优良 、簇中管理是否合理 ,都将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 上簇管理中应选择方格簇等优良簇具,适熟偏生 、偏稀上簇 ,上高山簇 ,不能把方格簇或草龙直接放到蚕座上自动上簇 ;否则,多双宫茧、黄斑茧,影响茧质 。上簇后待茧壳形成后 ,要及时开门窗 ,通风排湿,并在化蛹后采茧、售茧。

    2、簇中管理抓茧质:积极推广方格簇室外预挂、室内营茧技术,上簇初期温度保持25℃,结茧后期温度保持24℃,簇室光线要均匀,避免强风直吹、强光直射,同时做好通风排湿工作,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

    总结:为获得春茧优质 、高产、高效,在饲养管理上应着重抓好以上4个环节:做好补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是春茧高产的前提 ;养好小蚕是春茧高产的基础 ;养好大蚕是春茧高产的保证 ;适熟上簇 ,加强簇中管理,是春蚕优质高效的关键 。希望今天分享的干货知识,能够帮助到养蚕人。

    一、春蚕养殖方法

    一、准备充足漂白粉、新鲜石灰、蚕药等蚕用物资
      春蚕是一年当中最好养的一期蚕,这期蚕发病较少,但在今年,由于桑树受冻,春蚕饲养时间推迟,四、五龄蚕或许会碰到高温天气,蚕儿发病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农户在养蚕前就要准备充足漂白粉、新鲜石灰、蚕药等蚕用物资,千万不要为了图省钱,将去年余下的漂白粉、石灰、蚕药等拿来使用。
      二、充分利用春叶,养足春蚕
      在2006年、2010年,缙云县山区桑树曾经遭受冻害,根据那两年试验表明,采取春蚕推迟3~5天出库,受冻桑园加强管理等技术措施,原订的蚕种与桑叶基本达到平衡。虽然今年桑树受冻程度比2006年、2010年更为严重,春叶产量难以估计,但本人认为,对于农户来说,在1~3龄适当多养,待4龄后看叶留蚕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三、做好蚕收蚁去头去尾工作
      所谓蚕收蚁去头去尾,就是农户在规定收蚁时间内,第一天以前孵化的蚕和后来几天孵化的蚕丢去不养,只养第一天或者第一天、第二天孵化的蚕。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蚕体质强健,二是为了蚕发育整齐,便于操作管理,对养好小蚕意义重大。
      四、做好蚕期“四防”
      1.防蚕病
      做好蚕前蚕室、蚕具二次消毒;严格提青分批,及时淘汰弱小蚕,也就是在每次蚕眠之前,把还没有眠的蚕淘汰不养或分批饲养,对发育特别慢的蚕要坚决尽早去除;勤除沙、扩座,避免蚕沙过厚发生蒸热引发脓病;加强蚕期中消毒防病,适时添食氯霉素,控制细菌病;大蚕期如遇高温干燥天气,每天用含有效氯0.5%的漂白粉液对蚕室地面、整个空间、周围环境、蚕体蚕座消毒一次;如遇高温多湿天气,增加新鲜石灰使用次数和数量,每天撒一次,保持蚕座干燥。相关文章:桑蚕眠期如何养殖
      2.防中毒
      采摘桑叶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桑园周边农作物使用农药的情况,采叶后先试喂,确认无毒后再给桑,以免中毒造成损失。另外蚕室中及其附近不得使用杀虫剂。
      3.防五龄蚕高温逼熟
      春蚕后期可能遇到高温,白天室温超过28℃,应采取应变措施,例如:增加给桑量或给桑回数;蚕室内做到“三稀”,即蚕架摆得稀,蚕匾放得稀,蚕头养得稀;蚕台育、地蚕育采用条桑育;蚕室开门窗或用电风扇通风换气;蚕体蚕座喷清水或漂白粉水、石灰水等。室外大棚内温度更高,因此更要做好防高温工作,棚上要多盖覆盖物,保证棚内凉爽。
      4.防缺叶
      由于冻害对不同桑品种影响程度不一,推迟春蚕发种,冻害轻的桑树,到5月中下旬三眼叶、枝条下部叶或许发生老化、黄化,因此,农户应做到计划用叶、合理用叶,尽量减少桑叶损失。对于冻害严重,桑树剪伐相当于春伐的桑园,在春蚕期间桑树不要摘芯,五龄期时只摘片叶,不剪枝条,枝条下部叶及三眼叶全部采去,留下上部三叶一芯的枝条,让其继续生长,为二春蚕或夏蚕提供足够的桑叶。

    二、养蚕密决

    把它放在纸盒子,或是筛米的小筛子里,用筛子的话要放一些纸垫在筛底。
    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要注意力量;有时桑叶太干燥,不细心就会在换桑时的过程中把小蚕留在要丢弃的桑叶上。小的时候难养一点,长大些就好办了。
    等它要结茧子的时候,拿些麦秆子札成枝枝桠桠的型状就可以了。
    破茧后,把它们一起放在一个盒子里,它们会在一起交尾,然后产卵。有时因为养的蚕少,所以破茧的时候蛾子会有落单的,但不用担心,只要有一对蚕成功,相信也够你养了。

    桑叶要新鲜的,也可以每次采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洒点水装在冰箱里保鲜。采来的叶子会有一定的灰尘,可以洗净后凉干,一定要凉干,不然小蚕或大蚕吃了会拉肚子的,说不定还会翘辫子。

    养蚕技术
    一、 喷桑叶用于添食养蚕:一市斤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10市斤桑叶添食,每天一次。蚕爱吃、粪便不臭,生长快,蚕茧厚,质量好,可增产10%左右。

    二、 二、 喷蚕体降温解暑:夏天气温高,蚕容易生病,室温过高蚕还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温天气,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于蚕体,每天中,下午各喷一次。

    三、 三、 喷桑叶保鲜:夏天气温高,采回的桑叶堆放久了会发黄变质,秋天气候干燥,采回的桑叶,留久了会干枯变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用来将桑叶喷湿,然后将桑叶装入编织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盖好,保存24小时仍然鲜绿如初。

    四、 四、 喷桑叶促生长:按一斤水加1—2毫升发酵液,喷洒桑田的桑叶,一个月喷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氢钾效果更好。喷到桑叶全湿不滴水为宜。桑叶生长快,叶油绿肥厚,可增产20—25%。还可减少病虫害。

    注意:在使用活力99生酵剂发酵液前后6小时不能使用抗菌素,发酵液不论保存多久,只要还有甜醇曲香气味,就可以使用,如果发臭则就不能使用。

    夏秋养蚕应注意什么?

    一、防农药中毒。养蚕季节不要蚕室附近农田喷洒杀虫双等有机氯农药,其熏蒸作用会导致蚕儿中毒;喂蚕桑叶要经过试喂确认无毒后,才能采叶喂蚕。

    二、蚕室内禁用蚊香或灭蚊、灭虫剂。在邻近蚕室的住房内使用,也要关闭蚕室门窗,以防蚕儿中毒。

    三、蚕室要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蝇类入蚕室内危害蚕儿,并添加“灭蚕蝇”乳剂或喷蚕体,以杀灭蝇蛆。

    四、养蚕前要堵塞鼠洞,蚕架与墙壁要保持一定间距,蚕架脚周围要撒上石灰粉或蚕药,以防止老鼠上爬。养地蚕,要做好药物灭鼠。

    五、夏、秋养蚕气温较高,要打开门、窗,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桑叶喷洒清水,室内用电风扇吹微风,也有利于室内降温。

    六、发现病蚕要及时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浆的消毒盆内,禁用病蚕饲喂畜禽,以防止病原传播扩散,污染环境。

    七、蚕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蚕室周围摊晒,应集中到野外堆沤或放入粪坑内沤制,以防止病原扩散。

    八、夏秋高温,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叶、及时运叶,合理贮叶。贮桑池每个龄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过夜桑叶。

    九、高温多湿天气忌喂湿叶,贮桑叶不能洒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鲜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养蚕季节,蚕室不要存放谷物、糠麸等物,以免受潮产生螨类,养蚕时危害蚕儿。

    养蚕节桑有什么窍门?

    正常情况下养蚕,每生产1公斤蚕茧需15公斤桑叶。采取节约用桑措施后,每张蚕种可节约用桑50公斤左右,而蚕茧产、质量可丝毫不受影响。其节约用桑措施是:

    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抖松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

    2、防止桑叶萎凋。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叶萎凋。

    3、确保蚕室温度。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

    4、推广少回育、条桑育。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

    5、计划用桑和定量给桑。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制定标准用桑量,做到“蚕儿饱食不浪费,节约用桑不饿蚕”。每龄蚕初、末期,蚕食桑量减少,这时喂叶要适量。5龄蚕盛食期要让蚕儿充分饱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内。

    6、添食蜕皮激素。蚕儿见熟5%左右,每张种使用1支蜕皮激素,兑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一齐老熟,每张种可节省桑叶10公斤左右。

    如何抓好眠起处理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眠起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养蚕技术,处理得好与不好,关系到蚕儿的健康状况和发病率,以及产茧的多少。因此应着重抓好如下技术环节:

    1、适时眠除。小蚕发育快,就眠快,眠期短,下眠网宜提早;四龄蚕催眠期长,下网宜偏迟些。在高温多湿宜早,低温干燥宜迟,上午就眠宜偏早,下午就眠偏迟。眠除时见蚕座有少量(2-3条)眠蚕时,撒上糠灰或鲜石灰粉(使蚕迅速上爬)再加眠网,给桑(桑叶适熟稍偏嫩),蚕全部爬上后即可进行。如果是晚上加眠网,应第二天早给一次桑叶后眠除。

    2、提青分批。眠除后喂两口桑,蚕儿全部眠定,不用提青,座中极少数弱小迟眠蚕用手执出淘汰。如果有一半未入眠,就用中心分批法,把蚕分成二批入眠。方法是:蚕眠一半,再加眠网一次和均匀给桑,使蚕儿爬上网后移至加一窝饲养就眠。如果蚕儿生长发育参差不齐,就用提中心分二头的方法,把处于眠中状态的大批蚕分出来,将早眠与迟眠蚕在起蚕饷食时并窝饲养。

    3、眠中管理。蚕儿入眠后,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防止阳光直射。高温多湿天气,要在蚕座撒糠灰或石灰粉吸湿,既防止病菌孳生,又防止早起蚕食残桑造成发育不齐。

    4、适时饷食:应贯彻迟饷食,即是在见蚕基本蜕皮完,而且有80-90%的起蚕头部为淡褐色时进行饷食。遇高温闷热或白撞雨时,宜提早饷食。一般见起后5-7个小时饷食。各龄饷食前要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而后下网给桑,用桑要新鲜偏嫩。

    5、控制日眠。控制日眠,应以三、四眠为重点。一般来说,三眠日眠,大眠亦日眠,三眠踏夜眠,大眠也会踏夜眠。日眠蚕儿,熟蚕就在中午,上簇也就方便了。

    蚕种如何进行催青与收蚁?

    蚕种要放在通风的竹笼或线架上装好,切忌用塑料膜、布料或报纸等物包装,以防闷坏蚕种。领种后立即放到已消毒好的蚕室进行催青保护。在第1-4天室内保持22℃,第5天起至孵化期,保持25℃。如果春季室内温度低,则加火盆升温及保温(用火炭,忌用柴烧),火盆离蚕种1米以上,以免烘死蚕种,加火升温时要记得加水补湿。催青至第8天,蚕卵的一端有小黑点,叫点青。当一张蚕种内有20%卵粒点青,用报纸将蚕种包好,把着卵粒面朝下,进行遮光制黑,使蚕卵发育一致。从点青日起,第二天转青(卵面呈灰色),第三天蚁蚕出壳。在出蚁当天早上5时,除去遮光物,开灯感光,促使孵化整齐一致。若有迟孵化的蚕种要继续遮光制黑,第二天早晨5时再进行感光收蚁。最后进行收蚁,春季气温低,在上午10时左右,夏、秋季在上午8时左右收蚁。收蚁用桑要在当天上午采摘,桑叶选用适熟稍偏嫩,用桑量是收蚁量的4-5倍。收蚁方法:将切好的桑叶直接撒在蚕种纸上,经10-15分钟后蚕蚁爬到桑叶上,然后把蚁蚕连同桑叶倒在蚕座纸上,用鹅毛把蚁蚕疏密摊匀。收蚁后在给第二次桑叶要进行蚁体清毒,用“防病一号”(蚁蚕体消毒专用药,小蚕用含甲醛1.25%,大蚕用含甲醛2.5%)用纱布袋装药粉均匀地撒落在蚕体上,撒药量象一层薄霜即可。经5分钟后,再撒一层焦糠(谷壳烧成黑色)隔开药粉,而后再给第二回桑叶。

    蚕儿发生农药中毒后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1、迅速打开门窗或把蚕端到通风处,撒隔沙材料,及加网除沙,给新鲜桑叶。

    2、迅速查明毒源,切断毒源,避免再中毒。

    3、解毒处理:小蚕用清水喷体,大蚕用清水淘洗两分钟后捞出阴干,有的可复苏,给鲜叶喂养;凡有毒的一切用具用碱水洗后曝晒。有机磷中毒后还能吃叶的可适当添食阿托品。

    4、对轻中毒蚕和复苏蚕应加强营养,给与适熟偏嫩叶,采取少量多回育。还可添食少量糖液。

    三、蚕的养殖技术

    养蚕前的准备:
    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收蚁:
    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小蚕的饲养:
    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1~2龄适宜温度26~27℃,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相对湿度85%。
    2.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kg;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kg;3龄用自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kg;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4.眠前处理:(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5.眠中保护: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6.眠起饷食: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大蚕饲养:
    1.饲养方式: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蚕下地: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3.合理给桑: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如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4 、搞好蚕座卫生: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5.上簇采茧: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湿度85%为宜。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抓好养蚕前消毒,降低蚕儿发病率
    养蚕前的清洗消毒是整个防病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夺取蚕茧高产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步骤上要做到“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过程中要求做到六个要:蚕室要打扫净,蚕具要洗得净,药剂要配得准,药液要喷得匀,室具要消得全,消后要保管好。
    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
    补催青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广大蚕农应重视补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温湿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蚕种到室后,要及时摊卵,并控制温度78~79℉,湿度差2℉,到收蚁前日傍晚,将温度升至80~81℉,湿度差1℉,同时在补催青时要严格遮暗,以达到孵化齐一之目的。
    杜绝明火加温,确保人蚕安全
    明火加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易造成饲养员一氧化碳等废气中毒,我市每年均有蚕农因明火加温造成中毒送医院抢救甚至死亡事件发生;二是温度控制难,温度过高时影响蚕儿体质,甚至把蚕儿烘死;三是易发生火灾事故。同时,各地已均没有预备种,如造成蚕种中毒、烘死等损失的,将无法弥补。因此,为确保人蚕安全,应大力推广暗火加温,实行地火龙、天火龙、电炉、靠壁灶等暗火加温形式,或将明火加温设施进行改造,增加通室外的烟道,杜绝明火加温;进蚕室饲蚕时要两人以上,以便发生中毒时,相互照应、及时抢救;没有小蚕饲养设施或条件较差的以及饲养量比较少的蚕农,提倡联户共育,实行小蚕集中饲养,或交由小蚕公司饲养;小蚕室要经常进行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密切注意天气和蚕讯,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一是要贯彻落实市府关于春蚕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蚕期的天气情况和蚕讯变化,一旦出现氟化物中毒苗头及时采取分批饲养、调整叶位、石灰水洗叶等农业防氟措施,减少损失。
    提倡采用摘芯技术,提高桑叶产质量
    摘芯就是将桑树新梢的嫩头摘去,可促进嫩叶加速成熟,提高桑叶产质量。方法是:在用叶前10天左右进行,根据桑园的用叶计划,划片分批摘芯。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鹊口状的嫩头为度。
    重抓防病防毒,减少蚕病和中毒损失
    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用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抗菌素和灭蚕蝇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蚕病损失,同时对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等易变性挥发的药剂,要密封存放,用后袋口扎紧;在采摘毗邻其它农作物桑园的桑叶时,要做到先试后吃,严防因其它农作物喷药治虫引起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加强通风换气,稀放饱食养大蚕
    由于大蚕期蚕儿食桑量大,排泄物多,且又不耐高温湿闷,因此,在大蚕期应特别重视通风换气工作,做到开门开窗养蚕,并达到稀放饱食,大蚕三昼时每张种放足蚕座面积40㎡以上,并给足桑叶使蚕饱食。
    抓好上山关,提高春茧产质量
    抓好蚕儿上山关,是提高蚕茧产质量的重要措拖。一是在选用上山蔟具时要有安全意识。少数地区曾发生过因蔟草残留农药影响而产生大量不结茧蚕的事故。上蔟时建议选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优良蔟具;选用稻草蔟具时要尽量选用农药污染少的稻草制作,并利用养蚕前期较空暇时间,充分曝晒干燥,尽量排出残留农药。二是加强蔟中通风换气,在熟蚕全部上山茧网形成后,蔟室开门窗通气,使蚕儿吐尽茧丝物质,增加茧层量,提高茧质。 注意:防病虫害,养蚕前养蚕中注意消毒,从2龄饷食起防病,自3龄起防蝇蛆;防闷热,要防热风吹;防饿蚕要少喂勤喂,夜里凉爽要多喂;自3龄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小蚕的室温不能高于30℃,大蚕不能高于27℃;夏蚕要比春蚕稀放;给叶适当,充分饱食。眠起处理要适时.加眠网要比春蚕早,发育不齐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缩短止桑时间,顺利就眠。上蔟要适时,蚕老时要分批挑选上蔟,稀放。上蔟后3天要开门开窗,排湿保茧,但要避免强风直吹,以脸上略感有风为宜。
    夏蚕养殖的关键是以良桑饱食为中心,灵活运用以下技术:防病虫害防闷热防饿蚕,勤拾蚕除沙,早收蚁早饷食早扩座稀放蚕,迟止桑,蚕室温度均匀蚕分布均匀喂叶均匀桑叶老嫩均匀,眠起处理要适时上簇要适时。 蚕喂豆浆。蚕进入4龄盛食期或到5龄的第3天时将新鲜的豆浆洒在鲜桑叶上饲喂能减少用桑量,增加蚕体重,提高健蛹率。饲喂方法:将50克黄豆粉加入到1公斤40~50℃的温开水中,浸泡30分钟后将其制成豆浆,均匀喷洒在10kg鲜桑叶上,每天中午及下午4时各添喂一次。
    蚕室不可点蚊香。蚊香对蚕、蜜蜂等昆虫具有毒杀作用,所以在夏天不能在蚕室点蚊香驱蚊。
    熟蚕快速上蔟。据试验,一匾500头熟蚕用手捉上蔟需7~8分钟,而利用塑料蚕网上蔟则仅需1分钟,且蚕体不易受伤。具体方法:蚕有5%见熟时给其添食蜕皮激素(每张种使用波美40度蜕皮激素1支,掺冷开水2kg,喷洒15~20kg桑叶,一次给蚕,使蚕吃净),以缩短蚕群的龄期,促使蚕老熟一致。上蔟前,先在蚕座上摊放一张塑料蚕网。半小时后,提起蚕网移至另一摊放塑料薄膜的蚕匾内,将蚕网翻过来,因薄膜光滑,只要稍稍抖动几下熟蚕便会脱落。熟蚕收集后,采取定量上蔟法:方格蔟每片156孔,可先数160头熟蚕放入碗内或勺内,以后每一方格蔟投放与预先数数量相当的1碗(勺)熟蚕。
    适时上蔟采茧。蚕到5龄后通常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停止摄食,胸部开始透明,并排泄软粪,身体收缩,这时应该捉其上蔟。夏蚕及早秋、中秋蚕见有20~25%的熟蚕或者晚秋蚕只有25~30%的熟蚕时是上蔟的最适期。前者上蔟后5~6天即可采收,后者上蔟后需7~8天方可采收。 领回蚕种后,将蚕种保护在适宜的环境中,使胚子正常发育,具体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蚕室内,将蚕种平铺于蚕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温24℃,干湿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温27℃,干湿差1.5~2℃。当胚子发育到后期,发现有少量蚕卵呈青色小点时,立即把蚕种用黑布遮暗,约经过40小时即第三天黎明前4~5时,除去遮暗黑布,把蚕种用白纸包好,卵面向上,开灯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
    饲养小蚕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即小蚕1~2龄利用尼龙薄膜上盖下垫,3龄蚕只盖不垫,给桑前15分钟揭去上盖的薄膜,给予换气,然后给桑。
    小蚕期怎样选采适熟叶?
    小蚕用叶标准一般以叶色为主,一龄蚕选择适熟偏嫩,叶色黄中带绿,自顶芽数下第3片叶,二龄选绿中带黄(淡绿色),顶芽下第4片叶。三龄采浓绿色成熟叶,顶芽下第5~6片叶或盲顶的三眼叶。
    小蚕期各龄蚕的适宜温、湿度是多少?
    1~2龄蚕期保持27~28℃,干湿差15℃;三龄26℃,干湿差2℃。
    如何确认定桑次数及给桑量?
    小蚕薄膜覆盖育,每昼夜给桑四次,给桑量的标准是一龄1.5~2层,二龄2~2.5层、三龄2.5~3层。此外,还应根据蚕儿的发育和上次残桑的多少灵活掌握给桑量。
    怎样给桑?
    每次给桑前先平整蚕座,使蚕儿分布均匀,然后给桑。
    怎样除沙?
    小蚕期除沙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龄眠除一次,如蚕沙不厚最好不除,仅轻轻扩座,撒上焦糠即可。二龄起、眠各除一次,三龄起、中、眠各除一次。主要用网除法,即喂蚕前先在蚕座上撒一层焦糠或石灰粉隔沙,然后将蚕网平铺在蚕匾上,接着给叶,使蚕儿爬上网吃桑,即可进行除沙。
    大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
    根据蚕期的特点,大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⑴改善环境抓好通风防闷。
    ⑵搭棚遮荫,防止热空气进入蚕室。
    ⑶蚕座疏放、低放、勤喂薄饲。
    ⑷抓好桑园管理,保证5龄期桑叶的数量和质量,使蚕儿吃饱、吃好,防止蚕儿食下老硬叶、过嫩叶、营养不良叶和水分不足叶。 熟蚕何时上蔟(cù)?
    蚕儿5龄饷食后,经6~8天,食桑渐减,体色由青白色转为腊黄色,排软粪,随后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头抬高频频摆动寻找结茧位置,这时就要及时捉蚕或引蚕上蔟。
    上蔟方法有哪几种?
    上蔟方法有两种:一是人工捉蚕上蔟(也叫人工拾取法),二是自动上蔟法。人工上蔟法是人工用手将熟蚕捉放到蚕蔟上。大蚕地面育可采用自动上法,即在盛熟期,将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待熟蚕自动爬上来,如使用“登簇促进剂”,则上蔟效果更好。
    怎样做好蔟中管理?
    熟蚕背光性强,排泄粪尿量大,上蔟后吐丝结茧前,要保持蔟室光线稍暗均匀,避免熟蚕局部过密,上蔟后的第二天,当大多数熟蚕已经定位营茧,要将少数未找到位置而仍在蔟上爬游的蚕捉开另行上蔟,并打开门窗,通风排湿。蔟中保护的温度在25℃左右,干湿差3~4℃。如遇低温应适当加温排湿。 何时采茧?
    熟蚕上蔟吐丝以后6天左右,当蚕已化蛹,体为棕黄色时是采茧的适期。
    怎样采茧?
    按上蔟顺序先上先采,采时先摘除死蚕烂茧,再采好茧、次茧、同宫、薄烂等分别存放出售,不得出售混合茧。
    采茧后怎样处理?
    采下的鲜茧应尽快出售,防止蚕茧堆积发热。采茧最好用箩筐,以利通风换气,尽量避免用编织袋或布袋(尤其是化肥袋)装茧。 1.养蚕过程全面贯彻蚕病综合防治制度:
    (1)在养蚕前后,所有养蚕房屋和用具全面清洁和消毒,周围环境及受病原物污染的场所、水源要定期消毒,设法消灭传染来源;(2)准备充足的养蚕房屋和用具,合理安排养蚕批次,使养蚕结束后有充分的消毒时间,防止连续传染发病;(3)勤除蚕粪,保持蚕座清洁卫生,及时淘汰清除病蚕、死蚕,及时隔离;(4)蚕粪和病死蚕集中处理,防止蚕病传播扩大;养成入蚕室换鞋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带进室外的病原物污染蚕座、桑叶;(5)桑园不能施用蚕粪,用专用的并经过消毒的叶箩采装桑叶,注意桑园治虫,防止桑叶受污染,保证桑叶的洁净;(6)饲养合格蚕种,防止蚕种带病和受污染;(7)防止低温、焖热诱发病毒病,防止湿度大滋生僵病,防止蚕体创伤感染败血病、脓病。
    2.实行小蚕共育。在蚕室、用具设备和小蚕专用桑园具备的前提下,由养蚕能手集中统一饲育小蚕,育出健壮、无病、发育齐一的壮蚕,4龄起蚕(或3龄蚕)分发到各农户饲养。
    3.促进蚕种孵化齐一。蚕种催青,前期(出库后1~4天)用24℃、自然光照;后期用26~27℃,相对湿度85%~90%,每天增加人工光照6小时,部分点青后遮黑促发育齐一。
    4.给予适宜的温湿度,良桑饱食,控制日眠,促进眠起整齐。要求在早上9:00前收蚁完毕,2龄及3龄饷食在14:00~16:00;小蚕期用薄膜履盖育,室温为26~27℃,相对温度85%左右;选择适熟洁净的桑叶精心饲养;注意扩座和分匾,均匀给叶,使蚕饱食,达到整齐体壮。
    5.大蚕期可采用地面育、简易蚕台育、活动蚕台育,喂足桑叶,注意扩座,避免蚕头过密,注意蚕室通风换气。
    6.使用方格蔟营茧,熟蚕阶段适时上蔟,及时清除蔟室蚕粪和蚕尿,注意蔟室通风排湿,要求蔟室环境干燥,化蛹后采茧卖茧,保证蚕茧质量。
    桑蚕苗期如何防治病虫害?
    苗期病虫害较多,应加强防治。发现少数病株应及时拔除烧毁。喷药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农用链霉素300~500PPM或粉锈宁1000倍等,防虫害可用80%敌敌畏或敌敌畏和乐果混合剂1000~1500倍液喷杀。
    大蚕期如何防病?
    大蚕期的消毒防病工作必须做到:
    ⑴坚持“三冼手”、“二换鞋”。即进入蚕室要洗手、切叶给叶要洗手、除沙后要洗手。进蚕室、贮叶室要换鞋。
    ⑵大蚕小蚕不同室混养,蚕具不能混用,定时对蚕体、蚕座、蚕室和蚕具进行消毒。
    ⑶及时淘汰病弱小蚕,并集中烧毁或撒石灰深埋。
    ⑷注意农药安全使用,防止农药废气中毒。
    ⑸良桑饱食,不喂虫口叶、泥沙叶及变质发酵叶。
    ⑹坚持使用防病药物进行蚕体消毒或添食。
    怎样做好小蚕期的防病工作?
    小蚕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很弱,特别是对软化病的抵抗力更弱,因此必须重视小蚕期的消毒防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养蚕前对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消毒。
    ⑵大蚕小蚕不能混养,蚕具不能混用。
    ⑶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散的饲养方法。
    ⑷做好蚕体蚕痤消毒,每龄饷食前撒防僵粉或小蚕防病第一号,隔天撒新鲜石灰粉,同时注意拣出小蚕和淘汰迟眠蚕。三龄饷食初及第3曰添食抗菌素药物各一次。夏蚕3龄盛食期添食一次500倍的灭蚕蝇等,以确保小蚕无病,健壮发育。
    蚕病防治方法之蚕座消毒
    养蚕过程中预防蚕病发生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污染蚕座的传染源,主要来自蚕座内患病蚕的排泄物、消化液或体液。此外,室外病原随养蚕用具或饲养员携带入室,或随空气流动,使带病原的尘埃浮游而沉落在蚕座上。所以,定期进行蚕座消毒能起到及时杀灭病原的作用,预防蚕病的发生。目前生产上使用最普通的蚕座消毒药剂有新鲜石灰粉和防病1号等。新鲜石灰粉是养蚕生产中应用最广、最经济而有效的蚕座消毒剂,用它来进行蚕座消毒有两个作用,一是病蚕粪便、体液、消化液与石灰液及石灰接触后,可杀死表面的病原,二是可以起到隔离病蚕,防止蚕座感染和干燥蚕座,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一般从第3龄开始每日使用一次。若蚕病发生多时,首先严格拾除病小蚕,适当增加使用次数。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技术简介
    蚕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其方法是围绕消毒和清洁饲育,切断病原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育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等方面,把防病与饲育技术结合起来,走综合防治的路子,才能取得实效。
    二、技术要点
    (一)消毒
    1.养蚕前的消毒:对蚕室按扫→洗→刮→刷→消的步骤彻底清理。消毒药剂可用毒消散、优氯净烟剂或用2%甲醛、1%的有效氯水剂喷洒,密闭24小时以上通风。蚕匾、线网等适宜蒸汽消毒的应入灶蒸消,温度达100℃后保持30分钟以上,再出灶晒干备用;竹竿、蚕架等要在消毒池内用含有效氯1.0%的漂白粉液浸泡20分钟以上,湿润状态进入蚕室晾干;其它用具要洗涤后用日光曝晒数次。
    2.蚕期的消毒:(1)蚕体蚕座消毒。起蚕和发病初期是防治重点时期,用防病一号、优氯净、新鲜石灰粉混合剂,优氯净烟剂(给叶前熏1小时后开窗通风)等可用预防病毒病、真菌病和细菌病,也可减少微粒子病的蚕座传染机会。(2)隔离弱小蚕。各种传染性蚕病均可使蚕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发育不齐等症状,病蚕的排泄物、血液往往存在大量病原,成为蚕座传染的主要来源,故淘汰弱小蚕可有效控制蚕病的传播。(3)建立卫生防病制度,控制病原传播。①未经消毒的蚕具不准进入蚕室。采运桑叶用具严格分开。②除沙用塑料布垫地隔离蚕沙。除沙后换下的蚕网要消毒后再用。③进入蚕室要换鞋,蚕室门口放消毒药品对鞋底消毒。进贮桑室要换鞋。④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⑤蚕室、贮桑室地面每日用漂白粉液(含有效氯1.0%)消毒一次。⑥淘汰蚕密闭处理,蚕沙入土坑沤制,防扩散。
    3.回山消毒:蚕期结束后,对蚕沙、烂茧、旧蔟具等无使用价值的废物,烧毁或堆沤处理,有价值的用具要经初消→清洗→复消程序,确保清洁无病原。对蚕室、贮桑室、蔟室等环境同蚕前一样,认真洗消。
    三、加强饲育管理
    1.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已育成有抗氯、抗脓核病等特殊品种,也可根据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常见病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用适宜的蚕品种。
    2.合理的养蚕布局。错开不同农作物的种、收季节,合理安排养蚕布局,避免蚕期重叠,保证蚕期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有效保障养蚕丰收。
    3.管好桑园,及时治虫。提高叶质有利于提高蚕体质,减少病虫危害,减少野外患病昆虫对蚕的传染。
    4.根据蚕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育管理。适宜的温湿度标准为:1~2龄用27℃±1℃,干湿差1℃左右;3龄26℃±1℃,干湿差1.5±1℃左右;大蚕用25~24℃,干湿差2℃左右。用适熟叶,勤除沙,定时通风换气,饱食就眠,适时饷食,操作轻快,保护蚕体,尽力避免给湿叶、萎凋叶。
    注意事项
    1.为防止微粒子病的传播,杜绝使用超毒不合格种,尽量使用无毒批蚕种,购种渠道要正规,要签订质量保证合同。
    2.发现细菌病要及时添食氯霉素等抗生素类药,其它疾病如真菌病、病毒病一旦发生要密切关注,及时拾出病蚕、蚕座逐日消毒,直至控制病情。
    3.易发生农药中毒和氟化物中毒的地区,应进行喂叶试验,分析原因,不用污染叶,远离污染源,或试用石灰水清洗桑叶。大面积出现问题,应依靠农技部门解决。
    4.综合防治的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只有认真对待,科学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养蚕丰收。

    关于养蚕知识的问题,通过《养蚕密决》、《蚕的养殖技术》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养蚕知识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养蚕知识(2)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