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虞世南的蝉的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哪首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哪首诗?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全诗是?
  • 一、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

    垂緌[1]饮清露[2],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3]秋风。

    【作者】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书法拜智永和尚为师,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文章拜徐陵为师,为初唐“十八学士”之一。

    【注释】

    [1]垂緌:古人帽子的帽缨结在颔下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2]清露:洁净的露水,古人认为蝉品性高洁,喝露水而生。其实用针刺口器是吸食植物的汁液。小时候,抓住树上的蝉,养着玩的时候,喂食新鲜的嫩枝,比如柳树、杨树等。

    [3]藉:借助。

    【背景】

    虞世南有一个哥哥虞世基,依附隋炀帝杨广,非常显贵,名重一时。虞世南虽然同他们住在一起,却清贫节俭,不改变自己的性情。勤奋好学,沉静寡言,从不趋言附势,贪财好利,这一点与虞世基截然相反。这首诗应当是作者托物言志,以蝉自喻。

    【赏析】

    首句“垂緌饮清露”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蝉在树间餐风饮露的场景。“清露”点出蝉的品性之“清”之“洁”,居于高树之上,超凡脱俗,遗世独立。表面写蝉,实则写自己的身份和品格。虽然哥哥虞世基趋炎附势,但虞世南自己却洁身自爱。入唐后,深得唐太宗赏识,虽然身居高位,但清廉刚正,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这里的秋蝉,应该理解为初秋。到了深秋,气温下降,就变成“寒蝉”反而不响了。让人产生愁绪伤感,如柳永“寒蝉凄切”。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音之响之远。登高能望远,声音亦能传远。这里的“梧桐”指的是青桐树,而非如今常见的法国梧桐。在中国文化中,梧桐树也蕴含有高洁之意,《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古人弹奏的古琴,也以梧桐树为佳。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的孤独忧愁的象征。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蝉和梧桐的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倍增其高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用比兴的手法,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议论:蝉声远传,并非借助秋风之力,而是居高临下,高屋建瓴,自然而已。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外物助力和社会渲染,也能声名远扬。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咏蝉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在历代咏蝉的诗作中,这首诗是最早的,也是格调最清雅的。

    【今译】

    高高的梧桐树上

    甘甜的露汁泛着涟漪

    细细品尝,沁人心脾

    我要虔诚地歌唱

    在这遗世独立的树枝

    路过的秋风啊

    你可知道

    也许我的歌声

    远方的人

    早已听到

    【英译】

    TO THE CICADA

    Though rising high,you drink but dew;

    Yet your voice flows from sparse plane trees.

    Far and wide there’s none but hears you;

    You need no wings of autumn breeze.

    虞世南这首诗可与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以及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一并参考阅读。从中可以看出人生态度的不同,即使是吟咏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兴味,这也是读诗的乐趣之一。

    一、“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哪首诗?

    这句诗出自初唐名臣虞世南的《蝉》

    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出处】《蝉》——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意思】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扩展资料

    1、《蝉》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2、《蝉》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三、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全诗是?

    唐人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以蝉的高栖鸣远,比喻自己行为的光明磊落与胸怀的高洁坦荡;以“饮清露”来形容自己的廉洁;以“出疏桐”来形容自己的清高;以“居高声自远”来述自己的高尚气节,不贪慕权势。作为诗此是上乘之作,作为人生修养也会令后人久久领悟。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华。

    关于虞世南的蝉的诗的问题,通过《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全诗是?》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虞世南的蝉的诗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虞世南的蝉的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哪首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