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故事分享 >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训练水军,准备吞并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和战不定。为联吴抗曹,诸葛亮随鲁肃过江意图说服孙权。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最后被诸葛亮说得哑口无言,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诸葛亮在众多东吴群儒面前滔滔不绝的论战,与东吴君臣谈论天下大势,指出和战利害,终于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扭转不利的形势。

妄自菲薄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智取陈仓的故事

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国,领精兵三十万奔陈仓道口而来。陈仓口守将郝昭有勇有谋,更得大将王双相助,诸葛亮造云梯,制冲车,填城壕,掘地道,强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陈仓口还是久攻不下。诸葛亮郁闷至极,一时无措,无奈问计姜维。姜维仔细分析了陈仓城池坚固,兼守将郝昭坚持防御战,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双相助,认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于是建议诸葛亮暂停攻城,派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关隘要道防止敌方从街亭进攻,自己派人献书诈降魏国大都督曹真,暗里袭击曹军大本营祁山。曹真中计,损失兵折将,于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陈仓口指日可待。


  • 安身之地

  • 傲慢少礼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4

  • 傲睨得志

  • 傲睨自若

  • 傲贤慢士

  • 懊悔无及

  • 班师回朝

  • 宝刀不老

  • 饱学之士

  • 倍道而进

  • 秉烛待旦

  • 不成体统

  • 不置褒贬

  • 残暴不仁

  • 苍生涂炭

  • 尺寸可取

  • 赤膊上阵

  • 赤身露体

  • 初出茅庐

  • 村野匹夫

  • 大吉大利

  • 大计小用

  • 大仁大义

  • 大展经纶

  • 刀枪剑戟

  • 得而复失

  • 灯烛辉煌

  • 抵足而眠

  • 恩荣并济

  • 恩怨分明

  • 法不徇情

  • 反败为胜

  • 反戈一击

  • 费力劳心

  • 焚香礼拜

  • 鼓角齐鸣

  • 官轻势微

  • 光辉灿烂

  • 光阴荏苒

  • 鬼神不测

  • 诡计多端

  • 横行无忌

  • 虎入羊群

  • 虎体熊腰

  • 缓兵之计

  • 荒淫无耻

  • 击鼓鸣金

  • 骄兵之计

  • 锦囊妙计

  • 举善荐贤

  • 开基立业

  • 空城计

  • 孔孟之道

  • 宽以待人

  • 狼心狗行

  • 老弱残兵

  • 力排众议

  • 龙肝凤脑

  • 龙肝凤髓

  • 漫山遍野

  • 闷闷不乐

  • 目不邪视

  • 能征惯战

  • 怒目而视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泼油救火

  • 器宇轩昂

  • 气宇轩昂

  • 强词夺理

  • 青山不老

  • 情同骨肉

  • 曲意逢迎

  • 忍辱偷生

  • 身不由己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神鬼莫测

  • 声威大震

  • 尸横遍野

  • 手无寸铁

  • 束手待毙

  • 贪心不足

  • 天愁地惨

  • 徒有虚名

  • 土鸡瓦犬

  • 推诚相见

  • 屯粮积草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万死不辞

  • 威风凛凛

  • 无计可施

  • 无名小卒

  • 勿怠勿忘

  • 物伤其类

  • 先礼后兵

  • 笑容可掬

  • 心胆俱裂

  • 心怀叵测

  • 心术不正

  • 胸怀大志

  • 休声美誉

  • 虚废词说

  • 削铁如泥

  • 养精畜锐

  • 摇摇欲坠

  • 一面之词

  • 倚势凌人

  • 引虎自卫

  • 隐介藏形

  • 有机可乘

  • 择主而事

  • 张灯结彩

  • 招兵买马

  • 坐视不救

  • 昂然直入

  • 把薪助火

  • 半筹莫展

  • 背若芒刺

  • 拨云雾见青天

  • 别作良图

  • 兵精粮足

  • 步罡踏斗

  • 才薄智浅

  • 长驱直进

  • 赤身裸体

  • 踌躇不决

  • 初生之犊不惧虎

  • 大雨滂沱

  • 等闲之辈

  • 低头丧气

  • 东荡西除

  • 东冲西突

  • 蠹政病民

  • 反覆无常

  • 犯颜苦谏

  • 放鱼入海

  • 放龙入海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封金挂印

  • 奋武扬威

  • 凤毛鸡胆

  • 割恩断义

  • 虎踞鲸吞

  • 荒淫无道

  • 魂亡胆落

  • 金波玉液

  • 鸠夺鹊巢

  • 旧病复发

  • 开基创业

  • 口似悬河

  • 旷世逸才

  • 老成练达

  • 泪流满面

  • 留恋不舍

  • 略无忌惮

  • 落荒而走

  • 命若悬丝

  • 谋事在人

  • 鸣金收军

  • 怒气填胸

  • 女大须嫁

  • 剖肝沥胆

  • 七步成章

  • 凄然泪下

  • 器宇不凡

  • 趋吉避凶

  • 仁义之兵

  • 仁义之师

  • 柔能克刚

  • 肉颤心惊

  • 色厉胆薄

  • 山崩地陷

  • 舌战群儒

  • 神鬼难测

  • 势不可当

  • 束手就缚

  • 束手待死

  • 松形鹤骨

  • 随波逐浪

  • 四海飘零

  • 天崩地塌

  • 同心合胆

  • 忘恩背义

  • 卧床不起

  • 闲杂人等

  • 笑傲风月

  • 心绪如麻

  • 星月交辉

  • 虚虚实实

  • 揎拳裸袖

  • 燕颔虎须

  • 扬武耀威

  • 佯输诈败

  • 养精蓄锐

  • 一家老小

  • 一面之辞

  • 以卵敌石

  • 以私废公

  • 鹰视狼顾

  • 云屯雨集

  • 运筹决策

  • 运筹决算

  • 掌上观文

  • 知遇之恩

  • 执鞭随镫

  • 指南攻北

  • 指囷相赠

  • 自有公论

  • 昂然而入

赤膊上阵 

【拼音】: chì bó shàng zhèn

【解释】: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近义词】: 赤手上阵、轻装上阵

【反义词】: 披挂上阵、披坚执锐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故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马超为报杀父之仇率军在渭河一带与曹操激战。曹操大将许褚一时杀得性起,干脆脱掉盔甲赤膊上阵,与马超大战一天,还不分胜负。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7a64e4b893e5b19e333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选自《三国志》)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鞠躬尽瘁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桃园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表明:周瑜并不相信诸葛亮在三天内会造出10万枝箭。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相关阅读

  •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百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度我们只要走
  •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入主西川、白帝城托孤、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煮酒论英雄、跃马过檀溪、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
  • 三国成语故事中的主角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草船借箭 踌躇满志 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 略施小百计 老骥伏枥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度远,淡泊明志。 知遇之恩 运筹帷幄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巧借
  •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大全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望梅止渴故事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百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
  • 有关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以及故事简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
  • 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关于三国的成语 :草船借箭zhidao、初出茅庐、七步成诗、赤膊上阵、三顾茅庐、吴下阿蒙、作奸犯科、出言不逊、锦囊妙计、专属偃旗息鼓、知遇之恩、步罡踏斗、缓兵之计、鼓角齐鸣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求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 请讲讲你们初恋的故事 与你什么关系的异性愿意听你和初恋的故事? 讲一故事给我听好不好,最好是文字多一些的,搞笑类的讲讲你初...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500字初一 我的中学生活为话题的作文 我才初一 500字左右就可以了 我的初中生活 初一作文500字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500字 家长会后400字作文该怎么写 以《家长会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400字) 记一次家长会作文400字 家长会后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作文400字 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故事 金银花一亩地挣多少钱 金银花属于什么企业类型?是什么行业? 金银花苗木价格是多少?销售公司回收吗 油茶 市场营销计划的案例分析 写剪纸的作文500字 介绍剪纸作文400字 中国剪纸作文 关于中国剪纸的作文300个字 请为你所实习单位的人事部门代拟一份实习证明 学校通知去领毕业证,要实习证明,我没有去实习,老师让些一个在... 实习证明怎么写 实习证明怎么写? 有哪些爱国故事? 爱国故事有哪些? 爱国故事有哪些? 我心中的彩虹>>400字左右的作文 马上要!!!!... 我心中的彩虹 作文 怎么写 << 《感悟彩虹》作文400字 求一片名为《心中的彩虹》的作文,300~400 以南京大屠杀写一篇作文 南京大屠杀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作文 南京大屠杀(小作文) 我要10篇25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类型随便,要翻译,要初一的... 我喜欢的节日,写英语作文,字数250左右,要求写出为什么喜欢... 写一篇关于对英语期末总结的作文,(就是写自己对期末的期望与行... 我需要描写80后的孩子的特点等的英语作文,字数250左右 五年级期末英语学生复习计划(350字) 我的期末复习计划作文400字 期末复习计划作文400字!!!急急急!!!!!! 我是这样复习的作文350字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片尾曲叫什么 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片尾曲名及中文歌词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片尾曲的中文歌词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片尾曲 英语作文,一个故事,100字左右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