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故事分享 > 简单趣味语文小故事

简单趣味语文小故事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1、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zd 御史藉机会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尚书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梳是狗(尚书是狗)。』尚书脸也歪了。 侍郎:『也可以从食性看。狼是肉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2、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一字拾趣

一字嫁妆
我国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在得知女儿备办嫁妆后,便特地从京城稍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春梅打开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来箱内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大字——“勤”。小夫妻很快领会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一字嫁妆便成了制家的座右铭。
一字家书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大作家赵树理收到大儿子赵广元要钱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精炼:“钱!”没想到赵树理的回信不仅快而且同样精炼:“0!”他认为儿子既已自立,就不该再依赖父母,可见赵树理教子有方。
一字判词
清朝时,一寡妇想改嫁他人,受到邻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挠。于是,他向官府呈上了状纸:“豆蔻年华,失偶孀寡,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嫁?”寥寥数语,尽述了改嫁理由。知县接状,拍案叫绝,挥笔写下一字判词:“嫁!”
一字社论
1968年4月,美国《明星时报》发表了一篇约翰逊总统竞选失败的社论《约翰逊认输》,全文只一个字:“妙!”它把报纸和它所代表的那个阶层的态度,极其鲜明的表达出来,真是耐人寻味。
一字回信
一个忌妒心很强的人写了一封信给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价是一字一金,现在附上一美金,请你寄个样品来看看。”海明威收下美金后回信说:“谢!”
字座右铭
鲁迅先生12岁时,就读于故乡绍兴的“三味书屋”。一次,因为帮母亲做事,上学迟到了,严厉的寿镜吾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他。为了牢记教训,从严要求自己,他用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的刻了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早”。
一字诗歌
北岛曾写过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篇只有一个字:“网。”
一字小说
美国某大学曾经举办过微行小说征文比赛,结果一篇《第一封情书寄去后》的小说获得最高奖,该小说只有一个字:“等……”真令人回味无穷。
乾隆趣释“夫”字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一名博学多才,才思敏捷的人,他常常与身边的大臣、文人墨客一道谈古论今,谈诗说文。
一次,乾隆与宰相张玉书到江南去巡视,看见一位农夫在田间劳作,便开玩笑地问宰相张玉书:“这是什么人?”宰相答曰:“这是一个农夫。”“农夫的夫字怎样写的?”宰相张玉书顺口道:“两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和匹夫之夫都是这样写的。”
乾隆听后摇摇头说:“你这个宰相,竟连一个夫字都不能辨别清楚。”张玉书听到皇帝的责问,连忙上前奏道:“小人才流学浅,实是不知,请皇上指教。”
这时乾隆皇帝解说道:“农夫是刨土之人,上写土字,下加人字。轿夫肩上扛竿,写人字后,再加二根竿子。孔夫子上懂天文,下知地理,这个夫字是先写天字出头便是了。夫妻是两个人,先写二字,后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这个夫字是先写一字再加大字便是。”

应答词趣话

新电视剧《三国》人物对话中的应答词多用“诺”,有人因此在网上评论说,这个“诺”“雷得人害臊”,为何不用“是”呢?“雷”是汉语里的新俚语,意为“震惊得无法接受”。其实,三国时代人们应答通常用“诺”而不用“是”,电视剧里用“诺”更符合当时的语言特色,这有什么可震惊的呢?《三国演义》六十一回写道:“孙权诺诺连声,答曰:『老母之训,岂敢有违。』”可见,孙权回答时说的就是“诺,诺,诺”。编着于两千年前的《战国策》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用“诺”来应答,如《战国策.齐四》中写道:“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其实“喳”这个应答词才“雷”呢,但由于清朝的影视剧拍得特别多,所以我们都已习以为常而不以为然了。皇帝一说“朕”要如何如何,那些大小官吏(尤其是太监)便立刻跪拜着“喳”、“喳”、“喳”。这个“喳”是满语中“je”的音译,最早源自蒙古语,是仆役对主人、奴才对主子的应答语,其卑怯程度比“唯唯诺诺”还严重。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字就能充分表现社会不平等现象,表现人之间统治与被统治、凌辱和屈辱、奴役与奴才的关系,这个字就是“喳”。这个应答语虽随清朝的灭亡而消失了,只剩下了形容鸟叫声的“喳”(喜鹊喳喳地叫着),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消灭看来需要更多的时日。
清朝皇帝带来了“喳”,他们自己倒也愿意学汉语,不过常常学不到家。笔者在图书馆里见过一些清皇御批,他们不会写“已阅”或“阅毕”,而只会写“知道了”,倒是十分口语化。乾隆一生用汉语写了四万多首诗,比《全唐诗》的总数还多,却最终也没有成为诗人。
“嗨”,除了是叹词外,在我国有些地区也用作应答词,但由于其发音与日语里的“哈伊”(意即“嗨”)相近,所以人们现在都不大用了。那场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仇恨至今还在许多方面体现出来。
我国古人的应答词还有“唯”和“然”等。如《左传》里写道:“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对曰:“唯。不敢忘。”《论语》里写道:“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显然,“唯唯”、“唯唯诺诺”、“然诺”这些词的出现都与应答词“唯”和“然”有关。
今天我们最常用的应答词是“是”、“对”、“行”、“好”,相当于英语中的“yes”、“ok”和“right”。我们有些旅美华人已习惯跟着美国人说“yes”的变体“yah”,这倒并非崇洋媚外,而是因为其发音确实比“是”容易,就如“bye-bye”(“拜拜”)发音比“再见”容易一样。中国南方人发“是”这个卷舌音总觉得有点困难。我这个上海人曾在北京生活多年,卷舌音倒是没有问题了,但我记得小时在上海,我用的应答词就不是“是”,而是“唉”,那不是叹息的声音,而是答应的声音,连《庄子》也早就这样用,其“知北游”篇写道:“唉,予知之。”
语文趣事:只认衣裳不认人

清乾嘉年间洛阳孟习欧,字庐陵,工诗善书画,不修边幅,被当时的人称为洛阳才子。
有一天,他因事至一裁缝处,裁缝正忙于操作,又见他衣着平常,故对他很冷淡。孟习欧见裁缝忙,就说过一会儿再来。有人告诉裁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习欧啊!”裁缝听了又惊又悔。过了一会儿,孟习欧来了,裁缝一反前态,敬礼有加,并说:“闻先生善诗,敢请吾业赐大作。”孟习欧略略沉思,说:“裁缝离不开针,就以针为题吧:一条钢针明粼粼,拿在手中抖精神。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裳不认人。”

郭沫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4若文字趣谈四则

巧对嵌字联
曾经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陈铭枢将军,字真如。他是当时著名佛学家桂百炼先生的弟子,对佛学颇有研究。
1938年在武汉时,陈任国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指导委员。有一天,他和李济深、黄琪翔、余心清一齐造访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与正在磨墨写字的郭沫若谈笑。陈铭枢说:“听说沫若兄善对嵌字联,今天要劳驾你了,有人用梵文两句将我的字‘真如’嵌了含真字的上联,尚无下联,请你也用梵文对如字的下联吧。”郭沫若笑着说:“你是故意来找麻烦的,梵文我已多年未涉猎,手边又无书可参考,怎么对呢?”李、黄、余见有此雅事,就叫陈赶快把上联念出来,都说沫若兄一定能对好。陈于是念出上联“真有人古,谁为真宰”,嵌了两个真字。郭沫若偏着头想了一会儿,对曰:“如是我佛,此即如来”,也嵌了两个如字,自然浑成,珠联璧合。大家一齐鼓掌叫好。又要求写成条幅,郭亦不推辞,一挥而就。
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后,郭沫若曾生过一场病。陈铭枢来看望他,跟郭沫若谈论起桂百炼充满佛教哲理的辞世诗,乘机又要求郭将他的字再嵌一联。郭沫若思索片刻,挥笔写下了“真理唯马克思主义,如来是桂百炼先生”。以鹤顶格嵌了真如二字,上联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坚定信仰,下联以哀悼桂百炼先生,虽然明白如话,却是工整贴切。
萧三郭沫若合作联珠对
1961年3月,诗人萧三到海南岛儋县参观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当时这两个单位正值初创时期,条件很差。师生们一面开荒建房,一面上课学习。萧三为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提笔撰一句云:
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这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萧三将下联空着,并题附言:“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事有凑巧,时隔三天,郭沫若也来这里参观,看了上联,便信手为之续出下联:
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
妙解怪字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中国登泰山,沿途的风景令他们流连忘返,赞叹不已。穿红门,过万仙楼,北行一段,自然风光绝佳,盘路西侧的石壁上镌刻有“二”两字,引起日本学者的很大兴趣,他们向陪同的中国学者询问,这两个古怪的字意思是什么?还真把在场的人都难住了。
游山归来,日本学者仍追问“二”的读法和意思。于是,我国学者们便翻书查卷,多方请教专家教授,可就是得不到满意结果。后有人带着临写的这两个字找到中国科学院,请教郭沫若。郭看了这两个字,沉思片刻,提笔在“二”两个字外边各加两笔,“二”变成了“风月”。郭沫若笑道:“这两个字应读作‘风月无边’,不过是古代名士的文字游戏罢了。”
改诗救少女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他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郭老看了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姑娘听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这位长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首长。他把自己的心事都倾吐出来。郭老听了,挥笔写一联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李真真仔细阅读,好像见到了楚霸王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的壮烈场面;又好像看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一幕;还想到蒲松龄落第后意志不消沉而发奋创作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这副对联不正是“事事难成事事成”的最好注脚吗?姑娘请郭老为这副对联签上名。待郭老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后,姑娘才惊喜地知道眼前这位首长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啊!她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作谢郭老云:
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相关阅读

  • 简单趣味语文小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1、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zd 御史藉机会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尚书和御史都大笑:『何
  • 小学趣味语文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1.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
  • 趣味语文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
  • 语文小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趣味语文故事】 历代的诗话、笔记中,载有许多诗人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据《唐诗纪事》等记载,唐朝有位名叫齐已的诗僧,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这样的两句:“前村深
  • 有趣的语文小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1.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
  • 趣味语文 小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1、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来 御史藉机会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自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尚书和御史都大笑:『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戚薇个人资料 戚薇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戚薇哪里人? 袁成&杰戚薇是哪里人? 关于南海子公园春天的景象的作文400字 写一处春天公园的景物的作文400字长 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400字 急!!!!!!!!!! 描写龙湖公园的景色作文 珍惜未来为题的600字作文 关于珍惜拥有的作文 800字作文《珍惜现在》 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缅怀历史 趣味语文 小故事 趣味语文的5个小故事,短点 趣味语文小故事50字 有趣味的语文小故事100字 怎么写访谈录五年级上册作文400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访谈录的作文怎么写 描写蚂蚁的拟人句 观察蚂蚁的拟人作文400字 拟人化写蚂蚁 描写蚂蚁的拟人句有哪些? 作文600字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出自哪里?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啥意思,出自哪里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出自哪里?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何处? 嘿!我成功了!四年级作文300个字以上 拼出多彩的世界的作文怎么写 多彩风情像万花筒的世界作文300字 拼出多彩的世界300字的作文 要详细 关于我们祖先的传说 关于我们祖先的故事50字左右 关于我们的祖先的故事 关于我们的祖先的故事 100 不要太长 关于爱护环境的作文 保护环境的作文 爱护环境作文 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400字左右,急 关于四年级以诚待人的作文两百字250字 四年级下册以诚待人作文 关于诚信的记事作文500字自己经历过 以诚待人作文400-500字 人为什么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怎样才能高效学习?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200字 叶公好龙是成语故事还是神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是不是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